涨姿势!如何降低制造成本

生产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做到:高质量,低成本。高质量才有资格活着,低成本才能一直活下去。
一讲到成本,很多企业就认为是财务部或成本会计的事,而大部分员工又认为,“我不是老板,成本与我无关”;“公家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降成本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永恒主题。往往当企业提降成本费用时,往往面临危机,在走下坡路。降成本费用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企业提降成本费用更多地是为传递压力。
制造业降低生产成本难度是很大的。分析下生产成本的构成就知道此言非虚。在会计核算上,生产成本由三部分构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
1:直接材料
影响材料成本的因素包括“量”和“价”。如果用量确定,节约就没有空间。价取决于议价能力,议价能力取决于采购规模,如果规模不能做上去,采购价格就没有谈判优势。
2:直接人工
现在劳动法加大了对职工的权益保护,也间接加大企业的人工成本。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招工难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就业更趋理性,要生存,就要注重管理,提高效率,减少人员配备,需要以最少的人员来应对市场的变化。
3:制造费用
主要由厂房与机器设备的折旧费构成,这部分制造费用的总额往往是一定的,能降低的部分主要是制造费用中的变动费用,占比极为有限。
降低成本还要取决于心态,员工对成本的心态与企业文化有关,这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点。总体上讲,员工心态可以分为4种心态:
1.给老板打工。这种心态下的企业,成本将永远降不下来。
2.给自己打工。设计量化考核,让员工关注自己的工作成效的同时,会不自觉地和别人比,这样能激发员工朝企业要求的目标发展,也能转移对上级的不满。
3.给团队做事。也就是把个人变得很渺小,而把团队放得很大,不奖励个人而是奖励班组,包括招人也是班组说了算。4.为信仰而战型,这也是企业的最高境界,员工在思想上会有高度的统一。
降低成本从消除浪费根源开始
如果浪费不消除,是很难把成本降下来的。在企业文化中倡导节约,让节约成为企业的一种精神,让节约意识深入每个员工的心田。人们都很羡慕世界500强企业,仔细分析的话,它们又是最“抠门”的企业。
改善永远比管理更重要,成本下降需要每个人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