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承诺后,却不行动之人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职场之中最忌讳满口跑火车吹牛皮却不兑现不做实事之人。
这种人专门挑别人爱听的说,很轻易的许下承诺,凡事都是一副“好说好办、包在我身上”的模样,但事实上却不能兑现,或者兑现的结果也总是差强人意。
你难免会碰上这种人,吃一次亏,但你绝不该上第二次当。
他可以信誓旦旦答应说上午9点就能给你做好财务季度表,却一直要拖到下班之前才交给你,而且还是错漏百出。
他可以和你约定好这周一和你一起去拜访客户,却选在周日前放你鸽子说自己有事去不了,让你一个人去完成任务。
他可以在酒桌上拍桌子表忠心喊口号保证完成任务,到了deadline的时候却告诉你因为一大堆推辞说无法完成项目。
职场之中做人做事最讲究以诚待人以信成事,承诺别人的事就一定要不打折扣的完成。
这既是你初入职场的第一印象,更是你铸造职场人格和职业道德的彰显。
《论语·为政》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君子一诺,五岳皆轻。
一个职场人如果连最基本的职业诚信都没有,又如何能在职场中取得更长久的发展?
满口承诺却毫不行动,最终只会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贴上不负责任的标签。
如果你的职场环境里有遇到这种人,你最好打定离开他的准备。
2、完成不了任务,总是有借口的人。
在职场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搞定事情的能力。你可以有100种理由说,这件事我不懂,这个业务我从没接触过。但是公司请你来,就是你要把事情干好。
很多年前,老板让我核算一个业务模式,我做了几次他都不满意。我哭丧着脸说我从没有做个这种核算。老板急了,他在电话那头冲我大叫,不会你就去想办法。我之后找到业务经理和财务经理,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了老板的要求。
3、轻易动怒的人
我们容易愤怒,但愤怒是一种不诚实。因为愤怒意味着我们要求身边的人和事都达到完美,而这显然不符合现实。在各种层面上都努力诚实,是成功的开端。当不完美发生时,要平和坦然地地接受“事情已然至此”的结果,别急着去寻找责任人,更重要的是探求解决之道。
除了不切实际的“完美主义”,愤怒还来自于人类的一种认知缺陷——“对人严厉,对己仁慈”。心理学家把这种倾向成为自利的偏误当别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将问题归咎于对方个人的因素,而自己遭遇不幸时,我们就将问题归咎于外在因素。
在职场中,这样的案例随处可见:当别人搞砸了一项工作时,我们认为他们事先没有思考清楚或者做事不认真;当我们搞砸一件事时,我们常常辩解自己承受压力过大从而导致发挥失常。
4、不会承认问题的人
这种职场病,几乎人人都犯过。
人性的本能,就是保护自己。当遭受责备时,你的第一反应就是否认,解释。
然而,没有一个老板喜欢听你解释。
因为甲方拖欠债款,所以xxxxx
因为供应商交货质量不行,所以xxxxx
因为我家里水管爆了,所以xxxxx
不好意思,高级员工,不解释,只解决。
低级员工永远强调自己做了什么,高级员工只汇报做到什么。
你是想要告诉我,你非常非常努力,非常非常优秀,但是还是没有结果吗?
你还在用无数个栩栩如生的故事,向我证明你有多无能吗?
打胜仗,一场接一场的打胜仗,别的都没有卵用。
一个永远在解释自己为什么又搞砸了一件工作,只能说明要么能力差,要么特别背,无论哪一种,这种人都不必再久留了。
你在工作中遇到的所有困难、曲折和冤枉,你老板年轻时都淌过。
你不用担心别人会觉得你做成一件事很容易夸大难度,老板都知道没有人成事是容易的。即便如此,做成是你的本职,做不成那你只能出局了。
5、不努力工作,终日混迹之人
百善孝为先,万恶懒为首。
职场上不怕你有能力有才华,怕的就是你没能力没才华还不勤快。职场之事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今天你可以因为你一时偷懒而贪得一时之快,明天你就可能因为你的偷懒而被同事取代被迫卷铺盖走人。
每一家公司都不会花高薪聘请闲人,无非是因为他们做事懒散为人只知投机取巧,看似是满满的聪明伶俐,其实在别人眼里只不过是最不入流的小聪明而已。
一个人小时候有些小聪明还能被人夸奖,如果一个人在而立之年还靠小聪明在职场度日,恐怕其人之一生也不过如此。
话又说回来了,正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含着金汤勺生下来,所以在这个缺乏背景的时代你只能让自己成为背景,在这个挤圈子的时代你只能让自己成为圈子。
作为年轻人,一定要趁着年轻有精力多学点技能,业务员要知晓财务方面的知识,财务人员更要关心法律法规。
即便是文印室的打印员也要清楚公司相关各室的职责,以及公司的相关业务和未来规划,以便在打印文件时不会发生张冠李戴的现象,更不会出现回答客户问题一问三不知的尴尬窘境。
任何一个公司的业务都有关联性,你一定要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留意相关业务,某一天某一岗位突遇空缺,你有能力随时补缺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不是终日插科打诨讲笑话,如果你真的想耍幽默你大可以开直播做网红,何必要在公司混迹度日浪费时间?
被人称赞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也曾言: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
6、不努力就想成功的
成功的人很少会提起自己苦逼的奋斗史。但事实上,我从没见过一个随随便便成功的例子。
我的一位前同事,现在是年薪千万的副总裁。曾经由于连续加班出差,在办公室累到晕倒。
我的一位客户朋友,一个人在北京打拼事业,老公和两个幼女留在广州。作为企业高管的她,常常忙碌到一个月都不能回去一次。
不努力就想成功,不付出代价就想发达,这绝对是天方夜谭。
很多人说没有方向光努力没有用。我认为这句话说反了。努力是一种习惯,只有习惯了努力,才有可能找到方向。躺在床上煲电视剧是找不到方向的。
7、不懂得远离抱怨的人
有一本书叫做《不抱怨的世界》,因为这个鸡汤的书名,我很排斥它,一直没有阅读。但是当有一天,因为各种不顺让自己心生烦怒时,有那么一刹,突然意识到它说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抱怨不解决任何问题,所以不要抱怨。
愤怒常常产生于一时,由突发事件引起;而抱怨一般由许许多多的小事积累,蔓延的时间也比较长。正因为抱怨轻微而缓慢,所以许多人常常低估了它的危害。人类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动物,我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会真切改变未来的走向。如果我们每天抱怨所做的工作,抱怨所处的环境,它会潜移默化地让自己觉得这一切都不值得,因此做事越来越不认真,导致结果越来越差,从而引发新的抱怨。这就是一个“负循环”的形成。
因此,每当想抱怨的时候,都可以默念糙理不糙的九字箴言:要么狠,要么忍,要么滚。与其期期艾艾心有不甘,不如换个视角看待周遭,没有完美的工作,但我们可以通过日拱一卒让境遇一天天变好。当你能做到不抱怨之后,需要提醒自己尽量别被周围爱抱怨的人所影响。如何做到呢?远离他们就是了,因为我们改变不了其他人。
8、完不成任务,不敢主动承担
99.9%的职场新人,在面对职场畏难情绪、拖沓状态、掉链子,第一反应都是——心存侥幸。
“老板,交给我的任务,说好了10号交。现在已经7号了,看现在的进度,我肯定10号交不出来了。怎么办?”
“到那天再说吧,没准老板自己也不记得,ta那么忙。实在不行,到时候我就请病假,在家里赶进度。”
不好意思, 这是大忌。
最忌讳接任务的时候,在同事面前好大喜功,拍着胸脯接下来,最后一秒烂摊子甩手,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失,令公司完全没有挽回补救的余地。
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没有一个老板会忘记,只是不想和你当场算账而已。
没有到点就催你,是因为还把你当人,没把你当动物,马才要人抽鞭子,你是成年人了,对方给你一点尊严,你得表现的像个成年人,才配拥有成年人之间的对待。
没错,他是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忙,但并不代表,他会忘了你今天该交工作成果了。
在工作中,心存侥幸是可怕的,虽然地球人几乎人人都会这么干。
这么干的结果是什么?
9、不懂远离工于心计之人
善于玩心机的人,不善于做事;善于做事的人,不善于玩心机。
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如果成天想着如何防范别人,甚至想着如何算计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未免过犹不及。
但凡一个人心机太重算计太多,从他说话的眼神和口气中能觉察地出来。
心机城府深沉之人,说话言谈之中绝对不会留下任何把柄和漏洞,甚至会在你的口中套他想要的答案,最后反而会拿这些话来要挟中伤他人。
这样的人虽然聪明过人,但是人品卑劣道德堪忧,绝对不能与之共事。
记得电影《蜘蛛侠》中有句台词是:一个人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而如果一个人拥有强大的能力,却一门心思工于算计满腹心机,只知道用自己的算计与伎俩坑害他人,其职场道路终究走不了太远。
因为他的能力全都用在了旁门左道,并没有为企业和公司创造任何效益和收入,相反还会中饱私囊假公济私。
这样的人,只会能力越大,危害越大。
层次越高的人,越踏实认真没有心机。层次越低的人,越表里不一满腹心机。
工作凭的是你对事物的理解和执行,你要做的应该是如何将工作尽善尽美地处置好,而不是一天到晚想着怎么为自己谋利,想着怎么让别人垮台。
其实最好的职场状态应该是,脸上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三五岁、心理比实际年龄成熟三五岁。
而那些越是看起来极简单的人,越是内心极丰盛的人。内心一片空白满是虚无,才越要装出一脸世故处处算计。
很多人问常常问“我就是学不会心计怎么办?”
其实有时候,简单到极致,本身也是一种竞争力。
10、不敢挑战复杂的工作
通常工作5年后,人和人的差距就会拉大。
有些人选择一些轻松的工作,比如行政,秘书。有些人选择一些挑战很大的工作,比如销售和市场。不同的工作在刚开始起步时,工资几乎相差无几。但是随着经验的增加,差距会越来越明显。
想要让自己有更大的发展,就要敢于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