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武钢)“2017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794.64亿元,同比增长12.9%。2017年,上海软件产业聚焦科创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的产业创新主力军作用、各区和园区的产业集聚主战场作用以及社会组织的产业交流主桥梁作用,以软件名城建设抓手,推进软件产业高端化发展,各项经济指标运行稳健,总体发展稳中有进,全年实现经营收入4601.22亿元,同比增长12.9%,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59%。”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傅新华在2018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工作年会上,介绍了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近况。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软件定义数字经济”。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余文凯,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处长黄春华,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社会团体管理处处长黄一飞、调研员徐国芳,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公平贸易处副处长曹茵、服务贸易处正处级调研员王群英、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所主任李如心以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员代表、服务机构、高校学者等约400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婷主持。
近期,软件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战略意义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杨根兴教授根据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产业发展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以软件产业发展本身的内生动力为原点,从产业政策趋势、软件产业发展状况、营商环境改善、软件定义世界、新时代行业工作多个视角对软件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鞭辟入里地剖析。
会议同期举行了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七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由常务副秘书长姚宝敬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协会四年发展规划、2017年度工作报告及2018年度工作计划、2017年度财务工作报告,由监事长、鲁班软件副总裁焦毅宣读2017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出席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对协会2017年度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17年,协会根据章程,召开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和两次理事会会议;通过5a级社会组织复评估;完成协会脱钩工作;新发展会员单位379家,有效会员总数超过1100家;坚持为会员单位免费开展“双软”评估,在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税收优惠核查、研发人员奖励审核与核查、首版次专项支持、产业监测、反垄断实践指引等支撑性工作;积极为企业所需的咨询服务,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全年提供软件著作权代理服务超过1100件/次,以及项目推荐、市场推广、价格评估、创业辅导,为百余家企业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举办公开培训17场,培训超过1100人次;开发完成上海市软件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软件开发质量控制”“嵌入式软件测试”“移动app测试”等3项专项职业能力课程,并接受正式授牌成为上海软件协会鉴定中心;成功举办2017中国技能大赛—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网站设计、商务软件两项竞赛;成功主办第九届上海软件创新论坛,联合主办“2017上海国际信息消费博览会”;编辑出版软件专业论文集。
会员代表大会还审议选举了增补理事单位的议案。经选举,增补清鹤科技、富勒信息、龙帛信息和彩亿信息4家企业为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单位。
会上还举行了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与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协会与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将根据《战略合作备忘录》在联合研究、数据挖掘、宣传推介、咨询服务等多方面开展紧密合作,促进协会产业分析、研究咨询服务更上一个台阶。
软件定义,数字经济是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此,会议特别邀请了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高奇琦教授,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虞慧群教授,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部副总监、数据中心联盟副秘书长刘瑜博士带来了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从能源大数据看智慧城市、边缘计算助力智慧未来3场精彩的主题报告。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更是软件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上海软件企业必须认真学习和践行习近平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企业发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此同时,在新时代,协会也将担负起新使命,做出新作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加强“四个意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讲政治、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谱写新时代软件产业新篇章,使协会的工作始终行驶正确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