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需要激情,执著和谦虚,激情和执著是油门,谦虚是刹车,一个都不能缺少。
每个人所具备的素质,经历,都不一样。想的东西,做事情的方法也不一样。这正是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的地方。互相交流,取其精华,必有收获。
创业的出发角度主要有两个项目和思维。提到创业这个话题时候,人们有两种反应:绝大部分人,可以说99/100都是问°你要做什么?你的项目是什么?。然后再问怎么做?在哪里做?。大多数人,把(项目)放在创业的重点上。
确实,一个项目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初创业的成败,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也有很少一部分人,在提到创业这个话题时候,会这样说:说说你的想法。有什么好的意见,或者方法吗?这体现的是创业思维。
这部分人在创业的时候,先考虑的是怎么样去做。更关注的是做事情的方法。从2016年,年初到2017年目前是11月26日,这一年时间里,我大概见过100余个,有创业打算的创业者。聊面的,没有数过。
谈到创业:这里面99/100的人,会说自己打算做个(项且),接着说:要怎么样去营销,在哪里做。当然几乎每个人都会问我:‘你的项目是什么?’每当讨论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还真回答不上来。最起码不能简单的回答对方,又让对方明白。
我最多回答一个‘方向’,也就是说我对创业这个事,打算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只是一个方向。我认为:从出发角度来说,项目和思维,没有对错之分,但有先后顺序之说。
很多人做项目是这样的出于(隔行如隔山,不熟悉的行业不要碰)这样的思维,于是很多人创业时候都潜意识里,就给自己定向了。
比如一个人,有从事过超市行业的经验,他对超市行业的流程非常熟悉。那么他在创业的时候,其实心里就已经认定了。非超市行业不做。但是还不断的和人交流,到处找项目。
如果你与这样的人交流,你会发现 提出的项目是其他行业而不是对方心里的行业(超市)。比如你提出的项目是理发店,对方就会举例反驳你,说理发店这个行业不行,这个项目不行。
这样的创业者很多,他们在做项目之前。就给自己心里定向了。受到(隔行如隔山,不熟悉的行业不要碰)这样的影响。很多创业者,往往潜意识里就已经定向了,不论怎么选择项目,最后多半是做了他心里(潜意识定向)的项目。
由于这个原因,会有很多创业者吃亏,为此付出很大代价去买经验。道理很简单:做什么不是由我们会什么决定的,做什么取决于市场需求什么。
除了给自己心里定向,往往还有这样的特点。把自己芝一局限在一个区域里面,有的人会说。我孩子在这里,家人在这里,我不可能去很远的地方发展外。出于各种人情世熟各种原因。将自己局限在一个区域里。
你是这样的吗?
创业以项目角度,作为出发点,会出现很多问题。选择的局限性,区域的局限性!那怎么办呢?如果创业之前,能够想想“怎么样去创业”。以“思维”的角度出发去创业!或许做起事情来要简单许多。
向创业者致敬!
上一篇:没钱怎么创业?(一借钱才发现自己怎么不值钱)
下一篇:(关于团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