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9月1日开课,96岁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讲述追梦之旅!

通知:2017年《开学第一课》将于9月1日晚21:00提前开课!今年的主题是“我的中华骄傲”。

我们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五千年的文化,是智慧的传承,是精神的传递。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

他用坚定有力的信心支撑着瘦弱的身躯;他用洪亮的嗓音向同学们传递对翻译事业的热忱;他用笔尖撑起了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希望!今年96岁高龄的许渊冲先生依然笔耕不辍,他是《开学第一课》十年以来最年长的“任课教师”。
许渊冲
1921年出生,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翻译家。
2010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其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
当年,许渊冲在西南联大求学时曾受教于吴宓、叶公超、闻一多、朱自清及钱钟书等,并与杨振宁、朱光亚、汪曾琪等一同学习。
抗战时期,他还受聘于“飞虎队”,为陈纳德将军担任情报翻译。“音美、形美、意美”是许渊冲的三大翻译理念,《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及《红与黑》等家喻户晓的外国名著均为许老所译。
许渊冲先生为中西方文化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他让我们遇见了莎士比亚、李尔王、包法利夫人等传奇角色。同时,也让西方世界认识了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
年少的欢喜,
却用一生在“告白诗词”!
1939年,许渊冲先生翻译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林徽因的《别丢掉》,赠与喜欢的女同学。没想到50年后才等到回信,对此许老先生豁达地说:“有时候失败有失败的美。我没有成功,但回想当年还是觉得很美。”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don’t cast away
this handfulpassionof the bygone day,
which flows like running water soft and light
beneaththe cool and tranquil fountain,
at dead of night,
in pine-clad mountain,
as vague as sighs, but you
should e’er be true.
许渊冲先生一生都将弘扬中华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作为理想和追求。作为“诗译英法唯一人”,他把大量唐诗宋词翻译成了英文和法文,希望外国人也能欣赏和感受到中国诗词的独特魅力。
年少的经历使许渊冲先生深深地被翻译所吸引,即使很多人都说翻译是一件极其寂寞的事情,但他却把翻译当成是一种乐趣。“人生的最大乐趣就是创造美、发现美,如果同样一句话,我翻译得比别人好,这就是乐趣,是别人抢不走的乐趣。”一件事情坚持十年是喜欢,坚持三十年是爱,但坚持一辈子就是执着!
用满腔热血与生命赛跑
生命是自己可以掌握的。
2007年,许渊冲先生患上直肠癌,当被告知还有七年寿命时,他依旧抓紧一切时间翻译诗词、名著,有条不紊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2014年,许老不但没被病魔打倒,还荣获了“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这位率真可爱的老先生能专心于翻译事业,少不了夫人照君的陪伴和支持。二人相濡以沫,牵手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
如今,
二人依然会漫步于未名湖畔,他会深情地给夫人朗诵自己翻译的诗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the brimming wavesdelightthe eyes on sunny days,
山色空蒙雨亦奇。
the dimming hills present rare views in rainy haze.
欲把西湖比西子,
west lake may be compared to beauty of the west,
淡妆浓抹总相宜。
whethersheis richly adorned or plainly dressed.
翻译是工作,传承是追求
当我们沉浸在所爱的事物中,会散发出独特的光芒。我们站在光芒里,沉浸在自己的乐趣中,无关岁月,无关时间。
许渊冲先生一辈子都在为挺起中国文化脊梁而不懈努力,让我们在许老先生的翻译作品中,感受汉字古风与外语的碰撞,领悟诗词之美!
9月1日晚21:00
cctv-1《开学第一课》
邀您一起聆听许渊冲先生的“热忱与希望”
如果96岁时你还有梦想,是否也会像许渊冲先生一样“向黑夜”借时光?
海峡教育报新媒体矩阵
福州教育手机报app
福州市校外活动
福建高考头条
福州中考君
海峡教育报泉州在线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