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第17期:神游中国(上)

作者丨大狗
触乐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5月31日,神游科技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即日起停止dsi商店的ique点卡充值服务。消息本身并不令人意外,很多人惊讶的是:这家公司竟然仍在运营。
这是一家已经被遗忘的公司,这些年,远离公众的视野,游离于行业之外。当人们为微软xbox one、索尼ps4的进入中国欢呼雀跃时,很少有人会记起它;当玩家为《精灵宝可梦》的官方中文化欣喜若狂时,也很少有人知道,这款游戏的简体中文版是由它汉化。
成立至今14年,神游更像是中国游戏产业的一名旁观者。它经历过单机游戏的没落、网络游戏的繁盛、手机游戏的崛起、主机游戏的破冰,却置身事外。
采访了五位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为神游工作过的员工,用他们的记忆碎片拼出了这段历史。很多东西仅以传闻的形式存在,难以核实,因此,文字谈不上准确客观,只是为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些许参考。
因有匿名且隐去个人细节的要求,五位神游员工在文中未作区分,一律以“神游前员工”称之。
一、颜维群是谁
颜氏兄弟
“颜今天也莅临会场,让我们有请他同大家见个面。”1999年5月12日,洛杉矶e3展前发布会,任天堂北美总裁霍华德·林肯向现场观众说道。
掌声中,颜维群起身示意。
在这场发布会上,任天堂公布了代号“海豚”的游戏机,即后来的gamecube。“海豚”图形处理器的研发团队artx公司,正是由颜维群领导。那时的他45岁,已经在硅谷闯荡十余年。
颜维群生在台湾,有一位年长三岁的哥哥颜维伦。哥哥从小成绩优异,是父母眼中的优等生,颜维群讨厌被称作“颜维伦的弟弟”,所以从中学到大学,总是选择与哥哥不同的学校就读。
1970年代,兄弟俩先后赴美读书,哥哥去了伊利诺伊大学,弟弟则在普渡大学拿到博士学位。颜维群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惠普公司任研究员,两年后,他与哥哥颜维伦以及另外三人共同创立cydrome公司,进军微处理器市场。颜维伦负责硬件,颜维群负责软件。
这是兄弟俩的第一次创业。公司经营四年,人数最多时达到180多人,后因高性能工作站的兴起,产品失去竞争力,公司于1988年倒闭。
(“我是在美国入的社会,对华人社会并非很了解。”创办神游前,颜维群一直在美国的硅谷创业)
“一般人上班吵完就算了,但我们是兄弟,他下了班又去我家里找我吵架,所以最后我们就决定各走各的路了。”颜维伦说。
颜氏兄弟从此走上两条不同的道路。颜维伦加入sun microsystem公司,专注于服务器研发,后晋升为sun公司职位最高的华裔人士。
颜维群则加入硅谷图形公司(sgi),投身图形技术领域。一度统治图形api天下的opengl标准,便是在这个“安静、内向、没事喜欢找东西设计的年轻人”的领导下开发的。
1992年,颜维群升任sgi高级副总裁,主导完成了对微处理器生产商mips公司的收购,并兼任董事。短短一年内,他带领mips扭亏为盈,将业务拓展至消费电子领域。后来的任天堂n64游戏机的r4300处理器、索尼ps游戏机的r3000处理器,皆出自mips之手。
1993年8月,sgi与任天堂签约,为后者的“project reality”项目开发图形处理器。这个“project reality”,就是三年后上市的n64游戏机。
此时的颜维群已是sgi的第三号人物,任天堂这个重要客户被交到他的手上。以此为起点,颜维群与任天堂展开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合作。
与任天堂合作
签约任天堂后的第二年,sgi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吉姆·克拉克出走,创办网景(netscape)公司,随后发布了著名的网景浏览器。
“如果n64提前一年发售的话,可能就不会有网景浏览器。”网景的另一位创始人马克·安德森说。网景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议题并非浏览器,而是任天堂。克拉克草拟了一份20页的产品规划书,为任天堂的n64游戏机提供互联网服务。
之后的一两年间,包括颜维群在内的多名sgi高管陆续离职。与哥哥不同,颜维群喜欢将自己的想法和产品做出来,因此走上创业之路。
他与克拉克再次合作,1995年,在网景旗下成立navio公司,为游戏机、互动电视、智能手机开发互联网应用。微软的一名高管当时曾嘲笑这个想法:“谁会用自己的任天堂游戏机去打印商业计划书或是给祖母写信呢?”
(1996年发售的n64游戏机,是颜维群与任天堂的第一次正式合作)
颜维群的目标客户之一正是任天堂。1996年9月,n64在北美首发。年底,有媒体爆料称,navio将与任天堂合作,为n64开发互联网应用,提供联机对战、试玩下载、线上音乐、网页浏览等服务。任天堂社长山内溥也表示,“对navio的巨大潜力很感兴趣”。
报道称,双方有过多次接触,但最后未能走到一起。1997年,navio与甲骨文的网络计算机公司(nci)合并,改名liberate公司,两年后在美国上市。
“颜维群是一个精力旺盛、讨人厌的家伙,总是在鞭策大家尽力做到最好。”navio的一名前员工写道,“这次合并,他考虑得很周到,员工们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然后,他就消失了。”
完成与nci的合并后,颜维群放下navio,转回自己熟悉的图形技术领域。1997年年底,他拿到台湾宏碁的一笔投资,带领从sgi辞职出来的一群老同事,创办artx公司。
这时的任天堂,因sgi高层的人事变动而对其失去信任,正在物色新的合作伙伴。与3do、三星等厂商接触后,任天堂最终选择了颜维群领导的这家新成立的小公司。
“任天堂看重的,并非公司对公司的交往,而是人与人的关系。”artx副总裁格雷格·巴克纳说道。
创业印股票
artx的初创团队约20人,一半以上来自sgi,当年参与n64图形处理器研发的核心人员。
公司成立不久,任天堂便找上门来。“我们不太想改变既定方向,但任天堂提出的条件很有吸引力,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artx创始人之一蒂姆·范胡克说,公司最初的方向是pc,而非游戏机。
双方的合作惹恼了sgi,他们不希望失去任天堂这个“金主”,于是提起诉讼,状告artx,罪名包括不正当竞争、盗窃商业机密、违约等。颜维群也在被起诉名单之列。
或许是因为任天堂的压力,数月后,sgi悄然撤诉。artx与任天堂正式签约,为后者的下一代主机“海豚”开发系统逻辑和图形处理器。
1999年5月,e3展前发布会上,任天堂正式公布这台新主机,并向与会者介绍了颜维群和他的artx公司。
(n64、ngc、wii三代游戏机的图形处理器,均由颜维群的团队参与研发)
2000年年初,ngc图形处理器即将完工之际,ati公司以四亿美元买下artx。这次收购的成果之一是两年后的r300,即radeon 9700,ati凭借这枚图形处理器在与nvidia的竞争中占得优势。
更重要的是,通过收购artx,ati公司取得了进军游戏机市场的入场券。十多年来,他们为任天堂、微软的多款游戏机开发了图形处理器。
artx被收购后,颜维群入驻ati董事会,不久又成为mosys公司的董事。mosys是美国的一家存储器生产商,任天堂的ngc、wii等游戏机所用的1t-sram存储器,即由其生产。
2000年这一年,颜维群还参与创办了三家新公司——routefree、ikuni、igware。这三家公司与任天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routefree公司后改名为“broadon”,其不少知识产权均与任天堂的产品有关,包括wii的动作辨识技术、vritual console的数字版权保护、wii频道等。
ikuni公司后改名为“ailive”,与任天堂合作开发工具软件“live move pro”,帮助开发者更轻松地创作wii游戏。
igware公司则主打云服务,任天堂的ds、3ds、wii、wii u等主机所用的云技术即由其提供。
颜维群曾对哥哥颜维伦说:“创业印股票比拿薪水有利。”这是他的信条。
2001年,在硅谷创业十多年后,颜维群将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那块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二、为什么搭伙来中国
机遇与风险
2001年,ngc在日本首发,任天堂新老两代主机开始交接。次年6月,山内溥退休,岩田聪继任,成为任天堂史上首位非山内家族的社长。
正是在这个充满变数的节点,任天堂与颜维群决定合资成立一家新公司,将任天堂的游戏产品输出至中国大陆。
这并非任天堂第一次试水中国。1990年代中期,任天堂的game boy系列,包括黑白gb、彩色gbc,曾经由香港万信玩具有限公司代理,在内地发售。行货gb使用中文封面,内含中文说明书,以及一张印有郭富城照片的年历卡。时值香港“四大天王”红遍华语歌坛,万信邀请郭富城为产品代言,拍摄电视广告,在内地电视台播放。
不过,整个1990年代,任天堂的其它主机,fc、sfc、n64,从未以行货形式出现在中国大陆。
在任天堂看来,这是一块有潜力的市场,但并不安全。
(1990年代中期,香港万信代理任天堂的game boy系列掌机,在中国大陆发售)
政策风险首当其冲。2000年,中国政府颁布《关于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治理的意见》,第六条规定:除加工贸易方式外,凡面向国内的游戏机及其零附件的生产、销售及进口,一律禁止。
水货和盗版更是一大痼疾。由南至北,深圳的东门、华强北,广州的大沙头、万国广场,北京的鼓楼一条街……遍布全国各地的电玩店,构成这块市场的主体。
这些电玩店的柜台内摆放着ps2、xbox、ngc等新一代主机,当时的ps2、xbox已有成熟直读芯片,加装后即可运行盗版游戏。ngc尚无直读,所以价格虽便宜不少,销量却远不及前两者。
有媒体统计,2002年,国内的ps2水货保有量约在20万台左右,ngc仅一两万台。销量最大的是gba,约40万台,但玩家所用多为烧录卡或盗版卡带,正版卡带乏人问津。
对任天堂而言,通过一家兼具代理和研发职能的中间商向这块市场输出自己的游戏产品,或许是最稳妥的做法。而且,这家中间商是任天堂熟悉的长期合作伙伴。
“颜维群当时对这边也是寄予厚望的,毕竟这么大一个市场,十几亿人口,而且中产阶级要崛起。”神游前员工说。颜维群认为,游戏产业在中国大陆的腾飞,不需要二三十年,只要几年时间。
与此同时,索尼也开始行动。2002年10月,索尼总裁安藤国威向外界披露将在中国大陆发售ps2。消息一出,国内各大电玩论坛,关于ps2行货的讨论铺天盖地。
合作与分工
2003年3月初,一则招聘启事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网上,招聘职位包括网络工程师、美术、英文和日文翻译、配音师等,工作地点在苏州。招聘单位的名称并未出现,只是含糊地称为“某跨国游戏软件公司所属中国总公司,资金雄厚,主要以研究、设计、开发制作三维动画应用软件及三维互动系统为主”。
这家公司就是颜维群与任天堂合资创办的神游科技(ique),注册资本2800万美元,颜维群占股51%,任天堂投入技术、专利、软件版权等无形资产,占股49%。
神游的正式成立时间是2002年12月,其实2001年年底,颜维群已经在苏州成立筹备处。核心技术团队很快组建起来,游戏工程部由上海育碧前高管翁颖明领导,负责软件的移植、汉化及开发;下属的另一个团队,由陈永智领导,负责硬件及系统研发。双方相互协作,又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
市场部等其它部门的员工,大多来自与游戏无关的行业,对游戏知之甚少。
“与我进神游前想象的‘终于有同道中人’的期望落差挺大的。”神游前员工说。他从小受任天堂游戏的熏陶,因为对这家日本公司的喜爱而加入神游,但成立之初的神游,并无多少任天堂的基因。
(神游的员工办公区,拍摄于2003年12月)
那时的颜维群,每年大约有一半时间在国外。他缺席时,神游的日常管理由另一位来自台湾的副总柯鹏飞负责。柯鹏飞待人处事和和气气,是员工心目中的老好人,与颜维群的脾气截然不同。
叛逆心很重、内向、讨厌炒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很少在外面啰啰嗦嗦……这些是颜维群对自己的描述。而他在神游员工眼中的形象,并不统一。
有人视他为偶像,硅谷精英、技术牛人,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