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政治家、科学家和企业家,哪一种人对历史的影响最大呢?如果要做一个排位的话,毫无疑问,应该是这样的:第一是政治家,第二是企业家,第三是科学家。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个排位有严重问题。
(真龙天子)
不错,古代每个时期,最中心的话题都是政治。
历朝历代,如果遇到乱世,就考虑谁是真龙天子,谁能获得天下。如果是太平盛世,就关心朝中大臣谁是奸谁是忠,皇帝会不会纵情声色,国家会不会出妖女。
古代人们的所有生活,都是政治的。多少兴亡事,都付笑谈中。也就是说,连老百姓讲的评书,讲的故事,演的戏曲,都是帝王的兴亡事,都是政治。
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学问也都是政治的。儒家说的是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全是政治。道家说的是什么?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还是政治。佛家说的是什么?佛家本来是关于生命的学问,关于来世的学问,但是到了中国,也成了政治,成了今生。而且道家和佛家从东汉末年就开始打架,一直打到封建社会末年。为什么打架?就是要争谁是老大?谁能成为国教?谁会被皇帝青睐。看看,还是政治啊。
古代所有的人,当了什么都不行,只有当政治家才是荣耀。李白,千古第一才子,三千年也未必还能再出一个的巨才。可是,他并不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大诗人而感到荣耀。他的诗歌表达的都是不能为君王所用,郁郁不得志。
(齐家治国平天下)
可以说,古代所有的人,都是政治的人,政治家决定着一切。
至于企业家,在古代的国富民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也是备受打击的对象。企业家在古代是什么?就是商人。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一位,完全没有社会地位。而且商人也不快乐,吕不韦当商人当得很好,但是偷天换日,他也要搞政治。搞了政治以后,他为了彰显学问,洗白自己,还专门找门客编撰《吕氏春秋》,“春秋”是什么?就是包含着微言大义(政治)的史书。吕不韦只想把关于政治的学问留下来。
范蠡政治搞得很好,但是遇上了一个不能容人的主,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到江湖去。他是当企业家的大才,一搞就赚钱。但是我们看史书上怎么写他?三次散尽赚到手里的钱财。他为什么要散尽呢?因为他知道,不散尽,君王们会找他的麻烦。所以,就算在江湖之远,也是政治左右着他。
沈万三是响当当的企业家,做国际贸易。但是朱元璋想要他修城墙就修城墙,想要把他流放到云南就流放到云南,他一点脾气都没有。
和古代商人同病相怜的是古代科学家。古代科学家是什么?是工,排在倒数第二位。无论是张衡,还是蔡伦,还是祖冲之,还是宋应星,他们只不过是一些杰出的工匠而已,从来没有人把他们当回事。在皇帝在儒学宗师看来,科学家不过就是会一些“奇技淫巧”的人,对他们的学问充满轻视。
(张衡雕像)
唯一重视工匠,重视科学家的朝代是蒙元时期,蒙古人四处屠城,但是他们唯一不杀的人就是工匠。遇到工匠,都把他们带回蒙古本土。但是,他们这不过是从实用主义出发,觉得这些科学家们有用而已,就像可以杀人但不舍得杀羊,要把羊领回来养一样。
不过,如果要分析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在古代所发挥的真正作用,我们会发现,这个排位完全是相反的。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而言,推动人类进步的,首先是科学技术。石器决定原始社会,青铜器决定奴隶社会,铁器决定封建社会,机器决定资本主义社会,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反而是政治,它对人类的发展没有任何积极意义。整个封建社会两千年,所有的王朝,不过是一个重复前一个而已。而且由于不断地争斗杀伐,尔虞我诈,纲常伦理被破坏,社会秩序越来越乱,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的并不是推动作用,反而是阻碍作用。
(参考资料:《史记》《春秋左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