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逻辑下,内容与电商走向竞合

内容与电商已经不再是两个赛道了毫无疑问短视频数据必将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让其光芒绽放于这片领域。
今年互联江湖的战局风波又起。
字节跳动针对电商业务进行了一番组织架构大调整,成立了以“电商”命名的一级业务部门,统筹旗下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多个内容平台的电商业务运营——这距离去年媒体爆出抖音与淘宝数十亿的年框协议还不到一年时间,曾经携手共进的伙伴,居然就站到了同一个战场对立的两端。
但是与字节跳动这样一个明确的进攻态势相比,快手的态度则代表了内容与电商江湖中纵横捭阖的另一种姿态:618前夕,快手与京东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祭出了双百亿补贴的大杀器,给今年的618又点了一束大火。
无论是先一步开始备战的字节跳动,还是还是采取着联合策略的快手,在电商市场上的存在感都早已越来越强,早就已经是电商市场上无法被忽视的重要玩家。
这样的格局变化背后,实际上还是市场上的业务逻辑正在发生变化:过去巨头经常思考的“边界”问题,在整体市场增长空间有限、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已经不再是个问题了,而今天互联企业进化了的组织效率,又给予了企业开疆拓土、跳出原有业务疆域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在企业愈发不自我设限的情况下,今天只要有流量,作为变现手段的广告、游戏、电商没有不能做的。那么在未来的竞争当中,当内容平台加速自建电商生态,传统意义上的电商平台又该何去何从?
互联没有边界
中国互联曾经短暂的平衡已经是过去式了,今天所有的互联企业都在疯狂进攻对方的阵地:长视频平台开始做短视频,短视频平台开始做电商,电商平台又开始做直播,哪里有流量,哪里能变现,哪里就有数之不尽的巨头蜂拥而至,浴血厮杀。
互联之间的竞争早已不再是同一个维度上的攻伐。在行业边界逐步模糊,业务生态不断融合的时代,曾经用“互联+”碾压传统行业的互联打劫人,如今却成为了被劫者。
内容平台与电商平台之间的关系,就最为典型:曾经的内容平台是电商重要的流量入口,电商平台需要通过优质内容来填充生态流量池,像是曾经阿里巴巴投资微博,以社交媒体拉动红生态,进而通过微博橱窗等产品为淘系矩阵导流,就是这个逻辑。
淘宝与抖音为什么能有短暂的蜜月期?本质还是双方各有所需,也能互惠互利。
然而,随着双方的不断壮大,特别是短视频平台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和使用时长,电商与短视频平台之间友好合作关系开始走向失衡。
曾经是电商需要流量,但是今天只要有流量也能做电商。对于品牌商来说,兼具转化和品牌营销成效的内容平台,有着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于是,内容平台的电商业务也正在顺势加速闭环。字节跳动从2017年就开始尝试做电商,虽然在2018年与淘宝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在2019年4月又开始做抖音小店,尝试完成电商体系的自闭环;而在今年5月7日,抖音又开放了个人入驻抖音小店,进一步降低电商的准入门槛,版图扩张的意图十分明显。
界面新闻曾经报道,这几个月入驻抖音小店的商家数量激增,已逼近了百万级别。同时,抖音小店的电商系统还在筹备上线新的产品——鲁班选品,想通过这个产品来加强对供应链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