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小白装机流程(小白装机难不难),下面一起看看小白装机流程(小白装机难不难)相关资讯。
小白安装误区大全高手未必全懂!diy电脑发展了30多年,电脑已经成为普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大部分消费者还是不太了解电脑硬件,装的时候闹了很多笑话。
有些消费者去店里买电脑怕被骗,但又不得不带朋友来参考。众所周知,一知半解比完全不懂更可怕。商家会利用你的心理,让你买不是你需要的硬件。笔者经常在各大论坛看到很多人担心装机的问题。
所以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安装新手可能会遇到的误区。下面我们分别从cpu、散热器、主板、显卡、固态硬盘、电源六个角度分别阐述。
1.找i7?是你!不得不说,英特尔的tick-tock策略非常成功,因为英特尔处理器型号识别度极高。很多对电脑一知半解的“专家”都会给新玩家洗脑,说买电脑就得买i7处理器。
你什么时候还在用i3处理器?奔腾赛扬是什么鬼?g4560神u?去死吧!其实i7i5i3奔腾赛扬的排名没什么问题,但是有个前提:同代产品。
如果是不同代的产品,它们之间的差距是不能和单纯的i7i5i3奔腾赛扬相比的。以i7 860为例。虽然叫i7,但是性能不如二代i5 2500。所以消费者在存机时一定要看好cpu的具体型号。
如果不太了解cpu型号,请查看cpu梯形图,以免上当受骗。购买笔记本的用户要注意笔记本的型号后缀。低压处理器和标准压力处理器的性能差别很大,建议提前做好功课。
2.多核为王?沉寂多年的amd在2017年终于发布了锐龙系列处理器,为消费者带来了更高性价比的处理器,随后英特尔发布了i9处理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cpu核心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
但实际上,核心越多并不意味着性能越好,因为这还涉及到软件优化和架构效率的问题,小白没必要盲目追求超核心。比如i7 6900在正常使用中表现不如i7700k,苹果一直用双核处理器。
性能优于八核处理器。核数越多,任务处理能力越强,但任何多核程序的加速比都是有上限的。即使核的数量是无限的,最终的性能也只取决于单线程部分。
所以除非你从事视频剪辑、3d建模和制作,否则没必要买四核以上的。2关于暖气片有哪些误区?3.风扇越大散热越好吗?现在很多网友认为房子越大散热性能越好。
但事实不是这样的。通常情况下,大尺寸的风扇在相同转速下可能会获得更大的风量,但是在获得相同风量的情况下,大尺寸的风扇比小尺寸的风扇能获得更好的静音效果。
但实际上风扇叶片的增加对风压没有影响,高风压对散热器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风量增大,风压降低,很可能散热器上的热量很难被吹出,导致需要提高转速才能达到预定的散热效果。
然而,提高速度后,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噪音。而且现在的处理器发热量很小,正常使用也没有超频。出于经济原因,没必要买太“庞大”的暖气片。4.水冷比风冷好吗?一些白人认为,
主机必须水冷才能显得“高大”。如果你没有安装分体水冷的动手能力,你就选择一体式水冷。从定位上看,水冷散热器确实比风冷的高。单就散热方式而言,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
所以水冷的冷却能力远大于传统风冷散热器。但很多集成水冷系统中的储水容量较小,大大缩短了水流的循环距离,无法完全排出热量。同时,水冷式散热器的散热片厚度和密度较大,需要提高风扇转速才能吹过散热器。
噪音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原因造成了很多集成水冷散热效果不如顶风冷的现象。当然,分体水冷的冷却效果确实比风冷散热器好,但是分体水冷价格昂贵,后期维护成本也比较高。
所以安装分体水冷散热器的用户相对较少。3关于主板有哪些误区?5.大板比小板更稳吗?前几天看到一个朋友装机器。i3 6100当时配的是z170的大主板,比处理器贵。我问他为什么不给你超频,
你为什么选择z170主板?他的理由竟然是机箱太大,小主板看起来像空间。并且认为大主板比小主板更稳定。其实很多“懂行”的朋友都是这么想的,一看到小板子就嗤之以鼻。再来一句,
这板子缩的不成样子!其实大小板的做工一样,稳定性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不同在于大板可扩展性更强。根本没有必要介意小板供电,因为同等规格的大板小板,价格要差很多,我们不要和钱过不去。
只有预算非常充足的客户和有特殊需求的客户(如需要插很多pci卡)多的pci设备适合大板,多数客户应该首选小板,性价比更高。 6、供电相数越多就是好主板? 现在的主板厂商为了吸引消费者,
往往会进行“堆料”设计,供电超多,主板看上去也比较奢华,借此提高主板售价。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用户在挑选主板时会以主板供电多少还判断主板好坏,但这不是一个明智的方法。由于设计、料件和布线的不同,
一相供电电路所能承载的电流大小就会有所差异。对于大部分主板,四相供电足以满足非超频状态下处理器的供电需求,同时高转换效率,也可以节约部分电费开支。所以还是那句话,不超频的用户,对于主板供电相数多少,
无需太过纠结。 4关于显卡的误区有哪些7、显存越大越好? 现在显卡厂商为了进一步细化产品,同一款型号显卡会发布不同显存容量产品。比如gtx 1060 3gb、gtx 1060 6gb。
gtx 1060 6gb性能要比gtx 1060 3gb要强上很多,这也让很多消费者产生了一个误解:显存容量越大性能越强,但事实上显存容量和显卡性能关系并非这么简单。
显卡带宽处理能力是由显存带宽决定的,显存带宽=(显存位宽*显存工作频率)/8。所以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显存频率和显存位宽这两个关键性数据,这才是决定显卡吞吐量的关键所在。
如“奸商”们经常拿来坑人的gt630显存就是4gb的,但是性能甚至达不到gts450的级别。 8、小显卡性能不佳? 说起半高显卡、小显卡,很多用户总会与做工缩水、性能低下联系起来。长久以来,
市场上销售的小显卡卡基本上都是以低端产品为主,另外不少厂商为了压缩成本,也会将一些主流产品降低规格做成半高板型,这样久而久之就会让用户有这样一种感觉,小卡不如大卡。 但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性能小显卡上市,
比如r9 nano,虽然大小只有普通显卡的一半,性能却与gtx980相当,堪称史上能量密度最高的一块显卡。nvidia也有此类产品,比如半高卡gtx 1050ti。如果喜欢小机箱的用户,
又不想放弃玩游戏,可以选择一些“小钢炮”显卡。 5关于固态硬盘装机误区9、tlc固态硬盘寿命短? 现在市面上的固态硬盘颗粒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mlc闪存颗粒,一种是tlc闪存颗粒。
随着固态硬盘价格不断上涨,低成本的tlc固态硬盘逐渐成为主流。 由于tlc颗粒成本较低,许多主流固态硬盘厂商都推出tlc颗粒的固态硬盘。但tlc颗粒写入寿命为1000pe,有些用户担心tlc寿命短,
仍然不敢购买。为此中关村在线评测室进行了一项长达3个月的tlc耐久度试验,到目前为止已经写入400tb数据,在测试中这几款固态硬盘没有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200tb写入报告详情写点击《tlc ssd耐久第四阶段200tb写入报告出炉》 ,由此可见,普通用户根本无需考虑tlc颗粒固态硬盘寿命问题,放心使用吧! 10、固态需要碎片清理? 小白往往会把机械硬盘时代的习惯带进固态硬盘时代,
比如碎片整理。机械硬盘时代砖家最喜欢告诉小白:“系统慢了吧?赶紧碎片整理撒。”小白屁颠屁颠地整理去了。殊不知碎片整理对于ssd来说完全就是种折磨。这种“好习惯”带到了ssd上不一定好用。
在机械硬盘时代,机械硬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反复写入和删除文件,磁盘中的空闲扇区会分散到整个磁盘中不连续的物理位置上,从而使文件不能存在连续的扇区里。这样,再读写文件时就需要到不同的地方去读取,
增加了磁头的来回移动,降低了磁盘的访问速度。而固态硬盘没有机械硬盘的磁头驱动机构,寻址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不需要碎片清理。并且磁盘碎片整理会对硬盘进行频繁地擦写,
会损耗ssd内部flash的寿命。6关于电源的误区有哪些11、电源功率高浪费电? 有些朋友认为,电源功率越高越费电。其实不然,电脑的的耗电完全以硬件工作状态所需的耗电量来决定的,
电脑的电源仅仅是一个“能量池”,瓦数越大能负载的电量就越多而已。 实际上,大功率电源配小功耗主机,使电源使用的余量更大,电源会使用得更久,更稳定。电源只是起到转换作用。虽然不是功率越大耗电就越多,
但用户也无需无限度地配置功率过大的电源产品。
12、模组电源一定比非模组的好? 为了使机箱内部更整洁,一些用户会选择价格较高的模组电源,那么模组电源就一定比非模组电源要好吗? 其实模组电源与非模组电源线材最大的不同就是线材,
模组电源需要自己动手接上自己需要的线材,而非模组电源则无法按照自己的需求链接线材。模组电源可以更好的支持走背线,可以使机箱内部更整齐,散热效果更好。
但模组电源是通过模组电路pcb板作为媒介再输出到模组线材,因而电压稳定性也会有所下降,同时模组电源比非模组电源发生接触不良的概率也要高,所以普通用户购买电源时无需过于追捧模组电源。
小结:diy装机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装起来还是有很多门道的。本文中笔者为大家盘点了12个容易避免的小误区,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在今后装机中起到一定作用。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成功diy一台自己心仪的主机。
文章标签: 电脑
了解更多小白装机流程(小白装机难不难)相关内容请关注本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