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名誉权是违法行为,但是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构成侮辱罪和诽谤罪的,侵犯他人名誉权往往通过侮辱和诽谤的方式,一般当事人侵犯他人的名誉权要按照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当事人之间可以就侵犯名誉权的赔偿进行协商确定。
一、侵犯名誉权是不是犯罪
这个是可能构成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犯侮辱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46条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还可能会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侵犯名誉权的赔偿标准
赔偿的标准,要结合案情分析。一般可以获得财产损失赔偿和精神赔偿两部分赔偿金。
(一)财产损害赔偿名誉权本身不是财产,不具有可以交换的经济利益,但由于此种权利直接关系到公民和法人财产权的取得和丧失,因此侵害名誉权也会影响公民和法人的财产权益,如公民因遭受名誉的毁损而丧失某种工作的机会,法人因名誉毁损而遭受财产的重大损失。另外,受害人的恢复名誉而产生的费和支出,也属于财产损害的范围。财产损害既包括现有财产的损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丧失,只要是侵害名誉权所引起的后果,侵权人就应当全部赔偿。
(二)精神损害赔偿侵害名誉权造成的精神损害应包括受害人的名誉利益毁损和受害人因此遭受的精神痛苦两部分。对于受害人名誉利益损害可以通过判令侵权人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适当措施予以救济,但当采取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复受害人的名誉时,就应当把名誉利益损害纳入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
三、名誉权侵犯表现形式
(一)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
(二)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
(三)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侵犯名誉权是不是犯罪的相关知识,一般侵权名誉权只构成民事责任,但是情况严重的会构成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