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刺蛾

名称:黄刺蛾
学名: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
类属:刺蛾科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形态特征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黄刺蛾黄刺蛾黄刺蛾 分布与危害 国内分布:除宁夏、新疆、贵州、西藏目前尚无记录外,几乎遍布其他省区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苏联(西伯利亚) 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15-17mm,翅展35-39mm;雄蛾体长13—15mm,翅展30-32mm。体橙黄色。前翅黄褐色,自顶角有1条细斜线伸向中室,斜线内方为黄色,外方为褐色;在褐色部分有1条深褐色细线自项角伸至后缘中部,中室部分有1个黄褐色圆点。后翅灰黄色。卵扁椭圆形,一端略尖,长1.4-1.5mm,宽0.9mm,淡黄色,卵膜上有龟状刻纹。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9—25mm,体粗大。头部黄褐色,隐藏于前胸下。胸部黄绿色,体自第二节起,各节背线两侧有1对技刺,以第三、四、十节的为大,技刺上长有黑色刺毛;体背有紫褐色大斑纹,前后宽大,一中部狭细成哑铃形,末节背面有4个褐色小斑;体两侧各有9个枝刺,体例中部有2条蓝色纵纹,气门上线淡青色,气门下线淡黄色。蛹椭圆形,粗大。体长13—15mm。淡黄褐色,头、胸部背面黄色,腹部各节背面有褐色背板。茧椭圆形,质坚硬,黑褐色,有灰白色不规则纵条纹,极似雀卵。 发生规律 辽宁、陕西1年发生1代,北京、安徽、四川1年2代。合肥地区黄刺蛾幼虫于10月在树干和枝柳处结茧过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化蛹,下旬始见成虫。5月下旬至6月为第一代卵期,6—7月为幼虫期,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婉期,7月下旬至8月为成虫期;第二代幼虫8月上旬发生,10月份结茧越冬。成虫羽化多在傍晚,以17-22时为盛。成虫夜间活动,趋光性不强。雌蛾产卵多在叶背,卵做产或数粒在一起。每雌产卵49—67粒,成虫寿命4-7天。幼虫多在白天孵化。初孵幼虫先食卵壳,然后取食叶下表皮和叶肉,剥下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小班,隔1日后小班连接成块。4龄时取食叶片形成孔洞;5、6龄幼虫能将全叶吃光仅留叶脉。幼由食性杂,各地喜食的林木、果树种类不一:江苏太湖地区,以危害枫杨、朴树为主;在哈尔滨则以苹果为主;在青岛以苹果、梨、桃为主;江西中部以挑为主;在安徽杨山果区以苹果为主,怀远以石榴为主,合肥第一代黄刺蛾幼虫多危害枫杨、核桃;第二代幼虫多危害梨和标类叶片。幼虫共7龄。第一代各龄幼虫发生所需回数分别是:1—2天,2-3天,2-3天,2-3天,4-5天,5-7天,6一8天;共22-33天。幼虫老熟后在树枝上吐丝作茧。茧开始时透明,可见幼虫活动情况,后凝成硬英。英初为灰白色,不久变褐色,并露出白色纵纹。结茧的位置:在高大树木上多在树枝分叉处,苗木上则结于树干上。一年2代的第一代幼虫结的英小而薄,第二代茧大而厚。第一代幼虫也可在叶炳和叶片主脉上结茧。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1)处理幼虫多种刺蛾如丽绿刺蛾、漫绿刺蛾、纵带球须刺蛾等的幼龄幼虫多群集取食,被害叶显现白色或半透明斑块等,甚易发现。此时斑块附近常栖有大量幼虫,及时摘除带虫枝、叶,加以处理,效果明显。不少刺蛾的老熟幼虫常沿树干下行至于基或地面结茧,可采取树干绑草等方法及时予以清除。(2)清除越冬虫茧刺蛾越冬代苗期长达7个月以上。此时农、林作业较空闲,可根据不同刺蛾虫种越冬场所之异同采用敲、挖、剪除等方法清除虫茧。烛革可集中用纱网紧扣,使害虫天敌羽化外出。为免受茧上毒毛之害,可将茧埋在30cm深土坑内,踩实埋死)。
2.灯光诱杀大部分刺蛾成虫具较强的趋光性,可在成虫羽化期于19-21时用灯光诱杀。
3.化学防治制蛾幼龄幼虫对药剂敏感,一般触杀剂均可奏效。例如,90%敌百虫晶体8000信液对纵带球须利蛾,1500倍液对黄刺蛾;1000倍液对窃达刺蛾、黑眉刺蛾、白德姹刺蛾;80%敌敌畏乳油2000信波对纵带球须刺蛾,1000倍液对枣刺蛾、揭边缘刺蛾、白痣姹刺蛾;50%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对球须纵带刺蛾及黑眉刺蛾;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对揭边缘刺蛾,5000倍液对黑眉刺蛾;20%氰戊菊酯用册倍液对黑眉刺蛾均很有效。此外,也可用50%杀螟松乳油、50%辛硫磷乳油、50%对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2.5%敌百虫粉剂及3%西维因粉剂进行防治。
4.生物防治刺蛾的寄生性天敌较多,例如已发现黄刺蛾的寄生性天敌有刺蛾紫姬蜂、刺蛾广肩小蜂、上海青峰、爪哇刺蛾姬蜂、健壮刺蛾寄蝇和一种绒英蜂(学名待查)。纵带球须刺蛾,丽绿刺蛾,黄缘级刺蛾卵的天敌有赤眼蜂thehmpmmasp.;刺蛾幼虫的天敌有白僵菌、青虫菌、枝型多角体病毒,均应注意保护利用。在天敌利用上,例如以2.3x10’-2.3x10’个/ml浓度的纵带球须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该虫,效果达100%;将患此病幼虫引入非发病区,可使非发病区幼虫发病在90%以上;将感病幼虫(含茧)粉碎,于水中浸泡24小时、离心10分钟,以租提液20亿pib/ml的黄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稀释1000倍液喷杀3—4龄幼虫,效果达76.8-98%。上海青蜂是黄刺蛾常见天敌,江苏清江市苗圃,应用刺蛾茧保护器将采下的虫茧放入其中,使羽化后青蜂飞出。如是使刺峨的被寄生率第一年达26%,第二年达64%,第三年达96%。 防治药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