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2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网对外宣布。因为子公司的债务违约,泰禾集团董事长及其实际控制人黄其森,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而这一份“老赖”公告,也正式将泰禾的资金链危机暴露于众。
作为集团的股民,等到许久后终于在2020年6月中旬,看到了泰禾集团这份“难产”的财报。随着财务报表的公布,更是让不少股民感到头痛。曾经的2200亿房地产巨头,也陷入了债务“泥潭”。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末,集团已到期尚未还款的借款本金总额超过48亿。且当中还有超过23亿,是银行贷款已到期但尚未还款的部分。债务逾期就好比信用卡逾期,一环接着一环。当出现债务逾期的时候,集团想要借钱也就越来越难,融资成本越来越高,度过难过的可能性可想而知。所以,如果不能够及时地解决,泰禾集团将面临多家银行的法律诉讼。
而作为大型的房地产企业,泰禾集团究竟做错了什么?
2013年的时候,集团的销售规模还不能够跻身进入大型房地产企业的行列,规模仅有120多亿。但是随后的几年时间里,销售规模实现了猛速增长。据悉,2017年的时候增幅已经超过700%,销售规模突破1000亿。而当时还沉浸在增长喜悦中的泰禾,更是在当年年底,定下了“2000亿销售目标”的口号(2018年实际销售仅1300亿)。为了这一目标,集团开始进入疯狂买地、融资的行列,却忘记了反思。
能够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实现700%的销售规模增长,泰禾其实已经成为了房地产周期的高位“接盘侠”。如何理解呢?就是泰禾集团在中国地价的历史性高点的时候,疯狂拿地。花的钱更多了,但办的事可能并没有达到预期。 直到2019年才猛然醒悟,全面停止拿地,2019年这位“拿地王”,竟然一地未拿。
而为了拯救尴尬的局面,泰禾集团不得不“割肉卖血”,将位于北京西三环的西府大院出售。而这一次的出售,也暂时拯救了集团的报表,西府大院和金府大院共计获得100亿元。所以,2019年泰禾集团的预收账款创下了历史新高,高达496.8亿元。相较于2018年的373.8亿元,上涨超过100亿。但是,即便如此泰禾集团还是跌出了房地产企业500强榜单。
而且,上海讨债公司就目前的负债情况来看,泰禾的压力并不小。即便2019年财报憋了很久才发,依旧难以掩盖糟糕的现状。2020年集团到期的有息负债超过540亿,其中有超过67亿的负债,是来自银行贷款。剩下的则是信托贷款、资管贷款等。而集团的业绩下滑,再加上大环境的难题,今年恐怕也很难在卖房上取得较大的突破。
综合而言,收入有限,且账面现金仅剩下56亿不到。和540亿的有息债务相比,56亿的账面现金几乎不值一提。现在,集团的董事长兼实际控制人黄其森,还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集团想要“翻身”,更是难上加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