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椰圆蚧
学名:temnaspidiotus destructor (signoret)
类属: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形态特征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别名椰圆盾蚧、黄薄椰圆蚧、木瓜蚧、恶性圆蚧、黄薄轮心蚧,属于同翅目盾蚧科,国内分布广泛,可以为害麦冬、桂花、茶花、万年青、白兰花、苏铁、月桂、棕竹等药用植物和花卉。
为害特点成、若虫固着在叶背或茎上吸食汁液,致受害处叶面现黄白色失绿斑纹或叶片卷曲,叶片黄枯脱落。
形态特征 雌介壳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8mm,无色至白色,薄近透明。壳点黄白色居中或略偏。雄介壳近椭圆形,质地和颜色同雌,稍小。雌成虫长1.1mm,倒梨形,鲜黄色,介壳与虫体易分离。雄成虫橙黄色,复眼黑褐色,翅半透明,腹末有针状交配器。卵长0.1mm,椭圆形,黄绿色。若虫淡黄绿色至黄色,椰圆形,较扁,眼褐色,触角1对,足3对,腹末生1尾毛。 发生规律 贵州年生2代,浙江、江苏、湖南3代,福建4代,热带7-12代,均以受精后的雌成虫越冬。贵州一代若虫于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5月上旬进入盛孵期,雄虫于5月下旬-6月下旬化蛹,6月中旬-7月上旬羽化。第二代若虫于7月中旬开始孵化,8月上旬进入盛孵期,雄虫于9月上中旬化蛹,10月上中旬羽化。浙江各代孵化盛期:4月底至5月初,7月中下旬,9月底至10月初。闽南冬季有雌成虫、雄蛹及l龄若虫同在,第l代卵1月下旬前后孵化,第2代若虫5月间出现。初孵若虫分散转移至各部固着为害。每雌产卵100多粒。天敌主要有双目刻眼瓢虫。
防治方法 (1)加强苗木检疫,严禁随意调运。
(2)加强田园管理。
清蔸亮脚,促进田园通风透光,对发生严重的植株枝条及时剪除。
(3)保护与利用天敌。
清除的有虫枝条宜集中堆放一段时间,让寄生蜂羽化飞回茶园。瓢虫密度大的田园,可人工帮助移植,瓢虫活动期应尽量避免用药。
(4)药剂防治。
掌握若虫盛孵期喷药。可用25%亚胺硫磷、25%喹硫磷、50%马拉硫磷、25%扑虱灵800-1000倍液。也可选用波美0.5°石硫合剂、10-15倍松脂合剂、25倍蒽油或机油乳剂。 防治药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