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之用——是一种时尚,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普洱茶之用是一种时尚,是一种健康美好的生活方式。在那透明的茶汤之中,显现着“中和”、“宁静”以及“缥缈”、“怡心”。
“茶”初始为药用,传为神农尝百草而得之。
故《神农本草》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
唐·陈藏器《本草拾遗》:
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茶体轻浮,采摘之时茅糵初萌,正得春生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阴中之阳,可升可降。
茶之药用功效及保健作用可见一斑。
科学家对茶进行分析,确认茶叶中含有五百多种化学物质,主要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儿茶素、黄酮类、茶鞣质、酚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氨基酸等;另外还有钙、磷、铁、氟、碘、锰、钼、铜、镁等多种矿物质,这些成分对人体极为有利,是难得的保健养生品。
普洱茶为后发酵茶,其加工工艺天然自成,鲜叶为乔木型大叶种,故内含物质丰富,随着多次不规则的自然陈化,又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利的内含物。
普洱茶抗氧化的功效特别明显,它可促进新陈代谢,延缓人的衰老。故人们对普洱茶有”美容增寿茶“之誉。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普洱茶里具有阻断,遏止癌细胞形成的成分。普洱茶中富含茶多酚,故其抗癌的效果较为显着。从上个世纪后期,欧美、日本及我国科学家所做实验证明了普洱茶的抗癌功效。
对于普洱茶的药用保健功效,中国历代医学名家均有论述,亦有不少史料记载。
普洱茶能治早期的霍乱、痢疾等症,清代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茶微苦微甘而凉......普洱产者味重力峻,善吐风痰,消肉食,凡暑秽淤气腹痛、霍乱、痢疾等症初起,饮之辄愈。“
黄健亮先生以及云南农业大学教授邵宛芬、沈柏华和昆明医学教授梁明达、胡美英教授对普洱茶的保健药用价值也进行了科学的实证研究,多有公认成果问世。
在饮茶习惯相当普及的台湾,普洱茶饮用人口日增,很多人相信它可以改善高血脂或减肥,所以不少人还把它当减肥茶来喝。由于其保健功能众说纷纭,唯有通过科学实验证明,才能具有可信度。因此,为了解普洱茶在人体内如何发挥防止动脉硬化的机制,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孙璐西教授进行了对普洱茶的科学研究。
孙璐西教授投入茶叶特殊功效研究已近十年,每天都要喝上几杯茶。
她说,饮茶是一种文化,制茶是一种艺术,常喝茶对身体有益无害。孙璐西教授说,普洱茶有别于绿茶、包种茶和红茶等茶类,是一种将绿茶经过微生物发酵后所得的”后发酵茶“。
普洱茶之用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保值增利“。普洱茶是”古董“,是能用”口“来品尝的历史陈香。西湖龙井、洞庭君山、黄山云雾、武夷大红袍、台湾冻顶乌龙皆是越新越好,没有”储藏“价值,成不了古董“,而普洱茶却是”越陈越香“,越随着时间的积淀,普洱茶的价值就越高。有商家估算过,5年前存下的普洱茶每年增值30%,6~10年以后每年增值1倍,10年以后则是成数倍的增值,30年以上的茶则可用”天价“表述。
作为普洱茶,还有极重要的一点就是给人们一种审美的需求。日本人冈仓天在其着作《说茶》中说道,他认为:”茶道是其于崇拜日常生活里俗事之美的一种仪式,它开导人们纯粹与和谐、互爱的奥秘,以及社会秩序中的浪漫主义。茶道基本上是一种对不完美的崇拜,就像它是一种在难以成就的人生中,希求有所成就的温良的企图一样。“
普洱茶之用是一种时尚、一种健康美好的生活方式。在那陈香的琥珀色之中,显现着”中和“、”宁静“,以及”缥缈“和”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