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科技开发总公司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前称六二四所),创建于1965年4月26日,分布于成都市桂湖之滨和“李白故里、华夏诗城、九寨门户、蜀道咽喉”的江油市两地。现有员工2400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部级专家20余人,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3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139人。占地面积1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21万平方米,科研生产和经营用房建筑面积11.28万平方米,“十五”以来平均年产值2亿余元。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是我国的航空发动机预先研究中心和大型试验研究基地。拥有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及航空发动机设计软件和大型商用软件200余套。其航空发动机预先研究和设计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某些领域达到了国际同类先进水平。成功地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发动机核心机,先后完成了包括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在内的大量的航空空力研究项目。拥有装机功率20余万千瓦,包括高空模拟试车台在内的37台(套)航空发动机整机及零部件试验设备,其中1/3的设备属于国内领先水平或在国内是唯一的,先后完成了10多个型号的航空发动机的试验和大量的零部件试验。并代表国家对航空发动机进行鉴定性试验。

院与俄、美、英、法、德、印、日、加等国家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与清华、北航、南航、西工大、一汽、二汽、康明斯公司等数十家大专院校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开发产品关系。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近20年来,充分发挥航空动力高科技优势,积极开发市场所需的民用机械产品。先后开发了食品机械、电子机械、轻工机械、汽车制造加工机械、计算机软件等多个系列60多个民用产品,其中不少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科技开发总公司是院下设的独立法人子公司,是院机械加工中心。公司主要承担非航空业务的民品开发项目。
公司研发的威化饼干生产线、浇注糖果生产线曾一度处于国内市场垄断地位,并出口东南亚;成功研制的具有产业化前景的SLFJ系列射流风机,其整体性能与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隧道、地下设施的通风工程;利用航空技术设计的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使发动机低速扭矩提高20%,功率提高5~6%,耗油率降低2%,同时还降低了汽车排放烟度;成功研制的瓷珠丝网包裹焊接生产线成功的解决摩托车尾气排放的三元催化处理,填补了国内的空白;DY120A型端盖咬边机是集机械、电气、液压等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机床,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高,是汽车消声器生产中关键设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