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茶,最是那一刀的温柔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给你一个茶饼,你却不知道如何下手?这就尴尬了嘛!
茶事活动中,采茶、制茶最辛苦,试茶、选茶最劳神,但是真正有人身危险的事情,却莫过于拆茶。
首先,用什么拆就是一个问题,且看茶友们的十八般"兵器"。
徒手掰:轻压型的成功概率应该还比较高,比如老茶婆砖。
拿门挤:此类茶友应该打小儿起,就身怀开核桃的独"门"绝技。
剪刀剪:质量务必要有保证,一般剪刀只能卷刃,而饼上也不过只一道白印。
更有甚者,菜刀砍,锤子砸......
斯文的姑娘,儒雅的男士,分分钟变身面目狰狞的绿林莽汉。
这要拆的还是茶么?怎么好像关汉卿笔下那a个捶不扁炒不爆的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终于,我们在某一天醍醐灌顶,在内心告诉自己应该结束这种"野蛮"的、极其不"美观"的拆茶方式。
买,买,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刀,茶锥走起!
拆茶工具
拆茶工具,通常分为茶刀、茶锥两大类。
茶刀外形与"刀"相像,成扁平状,通常用竹子、动物骨头、不锈钢和一些特殊金属做成,结构包括带有刀柄的刀体及刀鞘。
茶刀适合解开压制不紧或者用料较为粗老的砖、饼、沱茶。拆解茶时,利用刀体前端的尖刃插入茶饼内,以此沿被切轨迹重复上述方法,这时只要轻加很小的外力,即可实现茶饼部分的分离。
选择茶刀时,宜挑选刀身较薄,顶部有尖的那种。太厚的刀身不容易插入茶饼,但是顶部太尖或者是有刃口的刀容易伤到自己的手,所以最好也不要选择。
茶锥一头尖锐,因造型锥状,故取名"茶锥"。茶锥椎体大多有金属材料做成,手柄则多样化,结构包括带手柄的锥杆体及锋尖。
茶锥适用范围更为广泛,尤其是拆解压制较紧的砖、饼、沱茶。
tips:茶锥的挑选
①推荐使用钢质茶锥。避免材质不佳的工具在面对高紧压度茶品时,可能会有针头卷钝的现象。
②长度不宜过长。太长会导致茶锥重心过于靠前,操控性不佳。
③握把的型制应该确保握持的稳定性,避免因握把型制问题造成施力不便而滑手伤人。
小课堂结束了,"斯文"下来的同学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要一展身手。
左手拿饼,右手挥刀,开拆。
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咦,茶叶忒抱团儿了!报告老师,我这第一锥子从哪儿下?
旁边的小黑眼疾手快,见缝插针,手起刀落,一时间只见叶片破碎,茶末横飞……
优雅的小美同学侧身躲开一片飞溅过来的茶渣,继续专心地走锥,眼见茶块松动,即将撬下,手一滑……
快,快,快,谁有创可贴?报告老师,扎到手啦!
果然,在一个紧压茶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