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合同的基本流程

一、审合同的基本流程
审合同的基本流程:首先进行形式审查,即查看合同是否具备开头、正文、签名三个部分;然后审查对方营业执照、身份证明是否真实,与合同主体的身份相一致;再审查合同正文是否合法、条款是否完备;最后进行补充、修改、完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二、合同审核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合同审核需要注意合同的有效性,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对法人资格审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是否依法成立劳动合同纠纷,有没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是否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和场所,是否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判断一个经济组织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主要是看其是否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三、合同审查有哪些基本原则
1.合法有效性原则。合同有效性问题,事实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合同主体是否适格,二是合同目的是否正当,三是合同内容、合同形式及程序是否合法。
2.公平性原则。所谓合同的公平性是指合同双方权利与义务要相对平衡。不存在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的合同,一方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
3.可操作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