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判刑了钱能要回来么吗
诈骗判刑了钱不一定能要回来。
1.当事人被诈骗后,应当保留好证据,并立即报案、及时报警。立案后,存在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的,公安机关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钱财有追回的可能;
2.若是网络被诈骗,没有及时发现,报案了不一定能追回钱财。追不回的理由如下:
(1)被诈骗的时间周期太长;
(2)诈骗分子信息不明;
(3)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被诈骗;
(4)诈骗分子将骗钱没有能力偿还。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物品的处理】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二、诈骗罪要坐多久牢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
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违法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三、民间借贷如何构成诈骗
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
借贷式诈骗认定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诈骗罪以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主观构成要件的,因此,诈骗人“借钱”只是其虚构的幌子,主观上根本没有归还的意图。
2.诈骗人在借款时都会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如虚构借款用于某种投资或营利性的活动,又如虚构自已的财务状况,使被害人误信其有归还的能力。
3.诈骗人在骗得财物后不会考虑归还财物,因此在财物的使用上毫无顾虑和节制,直接造成财物的灭失,如将借款用于赌博、吸毒或个人挥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