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民间挑花艺术相传始于唐代。最早人们以发绣作为敬神敬佛的敬褡。后逐渐形成以人物、动物、花卉、风景、图腾纹样、当地的民风民俗为题材而组成图案,再现于经纬.应用于生活,溶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景。图案多以吉祥如意、福乐喜庆为内容,其针法多变、造形生动,色彩朴实明快、构图饱满匀称,呈现出清爽明快、古朴典雅的风韵,最终形成五大特点:土,乡土气浓,俗中见雅;特,针法独特,正反有趣;奇,新颖别致,花中套花;古,地方特色,古朴典雅;丽,清新靓丽,雅俗共赏。因此望江民间挑花是典型的徽文化艺术。 1979、1982年、2000年.作为望江民间特色工艺的挑花艺术,三度进入人民大会堂.为安徽厅增光添彩。并多次作为礼品赠送国内外友人。
望江民间挑花工艺看似简单,实则繁杂.不是一般人随意而能为;其工艺效果看似土俗.实则不凡;其色彩单纯而不单调:图案看似笨拙实则清秀;可谓是古朴中寓高雅.粗旷中见大方,不失为民间艺术中的奇葩。细心观察,方觉内里乾坤大,随着市场日益国际化、全球化,艺术则讲究传统化和民族化,越是传统的、民族的、民间的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有市场竞争能力。安徽省人民政府为不使望江挑花失传,已于2006年12月将望江挑花公布为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也于2008年6月将望江挑花公布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望江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望江挑花定会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展现在世界艺术之林,带给人们无可替代的艺术享受。
注:可供货1000多个品种,也可以定做客户所需的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