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都会为自己购买保险,用人单位也是要依法为劳动者购买保险。那么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是何意思?养老保险的基本作用有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是何意思
累计交费年限是指,从交费日起至退休年龄的交费期限。由于我国实行养老制度较晚,因此还有一个视同交费年龄的问题,即在92年之前在国有企业参加工作的人员,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年限视为交费年限,和92年之后的交费年龄一并计算。同时对于个人帐户的资金,也视同增加。如92年之前的工龄为10年,92年之后的工龄为20年。假如92年之后个人帐户余额为2万元,由92年之前的帐户视同为1万元,在计算养老金时按3万元计算。
二、养老保险的基本作用
养老保险指的是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通过再分配手段或者储蓄方式建立保险基金,支付老年人生活费用。养老保险的基本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有利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的制度,有利于劳动力群体的正常代际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长劳动力顺利就业,保证就业结构的合理化。
(二)有利于社会的安全稳定。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
(三)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各国设计养老保险制度多将公平与效率挂钩,尤其是部分积累和完全积累的养老金筹集模式。
三、社会养老保险的档次有哪些
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不符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乡居民,均可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其中个人缴费部分,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居民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定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2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12个档次,各县(市)、铜山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个人缴费方式实行金融机构代收代扣。市根据国家、省要求和经济发展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村居民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城乡居民参保缴费提供资助。
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市本级基础养老金由省、市、区财政共同承担,其中省财政补贴外的资金,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由市财政和区财政各按50%比例承担,贾汪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市财政承担25%、区财政承担75%。各县(市)、铜山区基础养老金由省财政(含中央财政补助)给予补助。
地方政府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根据选择的缴费档次确定,每人每年30-15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提高补助标准,补助标准限低不限高。对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县(市)区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其中一级残疾人每人每年代缴100元,二级残疾人每人每年代缴50元。各县(市)、铜山区参保补贴和为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费的具体标准和办法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
养老保险是在退休之后对老人的一种基本保障,因此每个人都是需要购买的,为生活提供了一份保障。以上就是由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是何意思的法律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