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

儿媳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是儿媳没有赡养公婆的义务,出于道德,儿媳需要赡养公婆。赡养纠纷需要准备的证据包括与身份有关的证据、父母一方生活存在困难等。
一、儿媳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
儿媳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是:儿媳妇在法律上是没有义务赡养公婆的,但是按照道德上的约束,儿媳妇要赡养公婆的。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规定:“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此条中的“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是指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二、赡养纠纷需要准备哪些证据
当发生赡养纠纷后,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如下证据要求给付赡养费:
1.与身份有关的证据。
赡养关系发生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只有子女对于父母才发生法定的赡养关系,这里指的子女既包括婚生子也包括非婚生子,既包括亲生子女也包括合法收养的子女以及形成了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所以如果发生了赡养纠纷,首先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能够证明双方存在父母子女关系的证据,比如出生证明、收养证明、支付抚养费的相应凭据。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存在特定身份关系的话,是无权要求支付赡养费的。
2.父母一方生活困难的证据。
3.子女一方赡养能力方面的证据。
三、未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有继承权吗
继承时,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若有遗嘱,即使未尽赡养义务,也可根据遗嘱继承;其次,在没有遗嘱的法定继承情况下,没有尽赡养义务的子女仍旧有继承权,除非该子女具有法定的被剥夺继承权的情形,但是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