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長炭歷史悠久,從日本平安朝時期(西曆 800年)弘法大師時開始,流傳是大師從中國把製炭技術帶回日本,並廣泛傳於和歌山縣各地。當時稱之為熊野木炭。
此炭都在紀南地方村落中燒製,其優良堅實炭質,為人所珍惜使用。因此紀州藩特別設立批發渠道,使領土內各地也能令商品流通;以致這炭不但成為了藩內重要之財政來源,在救濟居民上亦發揮很大的作用。
之後,經過永年時期的炭窯改良及技術研究,元祿年間(西曆1700年)紀州的炭批發商備中屋長左衛門,在江戶地方開始販售製作改良過的熊野木炭,由於炭質精良,無出其右,使炭之應用能進一步普及,民間取「備中屋」的「備」、「長左衛門」的「長」、以此名為「備長炭」,而有流傳至今在日本社會中,家傳戶曉的備長炭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