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真的可以帮助你思考

很奇怪,消化器官居然可以控制我们的思维能力。如果肠胃不放话,我们就没法干活、想事。我们的喜怒哀乐都要听命于它。——杰罗姆·k.杰罗姆《三怪客泛舟记》
关于茶叶,极不寻常的一点是,它是世界上最重要、效力最强的药物。一片茶叶中含有的500多种化学物质可以在很多方面改善人的身体和精神;而且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都在饮茶,所以它的效果发挥得最为广泛。
在19世纪的亚洲和欧洲,人们对饮茶之于大脑和肢体的影响,就有了部分认识,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更是有了专业的文字记录。
19世纪常驻中国和日本的西方观察人士清楚地认识到了茶的药用价值。其中有一个比大多数人更为了解茶对于中国的重要作用,他就是研究中国历史的著名美国历史学家卫三畏。他推断茶叶中含有某些人们喜欢并具有药用价值的物质。
他的推测是通过比较做出的,即将茶叶与其他不喊酒精的提神饮品摆在一起。同时,化学分析也显示,这些饮品的各种功效明确来自内部所含有的三种成分。
第一种成分是“挥发性油脂”,它可赋予茶一种独特的味道。第二种成分是“咖啡碱”,现称“咖啡因”,他认为这种物质是“茶对人体系统产生作用的首要诱因和好处。”
卫三畏接下来描述了如今称为酚类物质的东西:
第三种成分同时也是南亚人广泛嚼食的槟榔子和钩藤属植物提取物中的重要成分,它就是丹宁或丹宁酸。茶叶和茶水中的涩味就是这种物质在起作用。它的含量占干红茶分量的17%,这个数字要高于绿茶很多,尤其是日本绿茶。除了茶油和咖啡因,人们对丹宁的作用也不确定,但是约翰斯顿认为这些东西可以让饮品具备兴奋、满足和麻醉的作用。
关于20世纪30年代的茶叶研究,我们可以从w.h.乌克斯简要介绍饮茶历史的作品《茶叶全书》中一窥全貌。关于健康功效,他指出,美国军医麦克诺特少将曾在报告中写道,“将纯培养的伤寒菌在茶水中放置4小时,数量会大幅减少。20小时之后,根本无法再将它从冷茶中分离出来。”麦克诺特是最早发现茶中酚类物质具有抗菌特性实验证据的人之一。
乌克斯自从准确认定茶的吸引力来自咖啡因之后,就开始对咖啡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咖啡因是一种效力很强的生物碱,可以让人体系统兴奋起来。人们饮用茶和咖啡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咖啡因。”
应该强调的是,虽然人们饮茶的历史达两千年,但是这个方面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正如研究人员在刊物所说,就人们提出的很多有关饮茶与健康关系的说法,“未有定论”。一些观点肯定是正确的,比如,饮茶对于注意力、记忆力、辨识力、大脑和肢体的高效协调能力的功效。
同时可以确信无疑的是,茶中的酚类物质可以杀死饮用水中携带的很多细菌,包括传染伤寒和痢疾的细菌。这一功效在历史上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实际上,真正重要的可能就是这一简单事实: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每天都要习惯性地喝茶。茶树可能没有其他很多植物那样神奇,因为后者在进化过程中改变了叶子中的成分,新出现的成分能够对抗细菌和病毒的侵扰,如能够为我们提供奎宁的金鸡纳树的树皮。
翻开任何一本草药典籍,都可以看到大量具有医疗保健功效的植物。例如,17世纪的草药医生卡尔佩珀就阐述了月桂树的药用功效。
其中的不同之处是,喝月桂叶泡的水的人很少,而每天饮茶的人以百万计。因为咖啡因的原因,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整个文明社会都喜欢喝茶,而很少喝其他饮品。
如果在最新的茶叶功能表列出的500多种化合物中确实具有抗菌物质和其他良性成分,那么它对世界人口的健康确实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