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资税的计算公式
	工资税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乘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免征额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乘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
	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按照《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二、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有哪些
	1.子女教育。学前教育阶段,为子女年满3周岁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
	2.继续教育。
	3.大病医疗。为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医药费用实际支出的当年。
	4.住房贷款利息。为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至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
	5.住房租金。
	6.赡养老人。为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
三、工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
	工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如下: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