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不足500元的信阳毛尖是不是明前茶?到底

盎然的绿意,封存在山青水秀的隐居;清新的香气,充斥在万物生长的春天;鲜爽的味道,藏在你触手可及的杯中。
对于喜爱信阳毛尖的茶客们来说,这个春天,是个不可错过的尝鲜明前毛尖的好时节。
古人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说的就是明前茶。那娇嫩的茶叶,清新的口感,鲜爽的味道,都是令人着迷的“魔法”。
对于现代人来说,比起亲自去实体店,网购的几率好像更大一些,买茶叶自然也不例外。
各种平台的网店琳琅满目,价格区间更是令人咂舌,有些网店半斤信阳毛尖的价格不到100元,这样的茶叶,靠谱吗?
那真正的信阳毛尖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有记者调查发现:明前茶极为珍贵稀有,因芽细叶嫩、青翠幽香而著名,但产量稀少,三至五斤鲜叶才能炒成一斤干茶,每斤售价低于500元的,可判为假的明前信阳毛尖。那这种说话是否属实呢?
信阳毛尖有产地、季节和等级三个区别,这中间易滋生毛尖乱象。核心产区与非核心产区差别很多。单单信阳就有光山、固始、息县等,都叫信阳毛尖产区,但信阳浉河港镇是核心产区,它的生长环境比其它产区好,价格是其它产区的好几倍。
拿信阳浉河港镇是毛尖主产区为例:
每年清明,前后40天里,浉河港镇会迎来15余万采茶工。一季茶就带动了一方经济,这里多数村民靠山吃山,以种茶为生,几乎没有水稻、花生等粮食作物。
浉河港镇茶农介绍说:“一亩茶田,仅能采来三四斤春茶,而明前茶只占其中的十分之一。”
明前信阳毛尖的产量十分有限,明前茶生长时间一般在三月底四月初,除去下雨天,只有一星期的采摘时间。
而且明前茶芽头小,摘一斤一般都要上万个芽,摘一斤明前茶所花费时间甚至可以摘十斤谷雨后的茶叶,人力成本上要高很多。
一来,采茶制茶成本较高,茶农要分出一半的收入给雇来的采茶工。雇佣一个采茶工,采一斤鲜叶的费用在四五十元,但三五斤鲜叶才能炒制成一斤干茶。且采摘期,茶农要管吃管住管交通费,还要给中间人40元至100元不等的信息费。
二来,茶叶望天收,茶农靠天吃饭。不少茶农叹息,去年两场大雪对春茶伤害较大,开春后,茶农及时剪掉已经被冻死的枝干,才得以最大限度减小损失。高山茶,被冻坏的尤其多,大多还是枯枝状态,要等到4月初才会冒出新芽。
现在市面上在售的信阳毛尖有些可能是早产的真茶,有些是可能陈茶,有些也可能是外地茶。
一些商户反映称,每年新茶过季后,一些茶商会将剩下的茶叶放入冷库存放,等到来年用烹调油炒一下,冒充新茶,或者混入新茶中一起出售。市面上那些三四百元一斤的,不太可能是新茶,如果是新茶,这点钱就不够成本;售价特别低的小网店,很可能会在新茶中掺陈茶,偷梁换柱,普通消费者看不见也摸不着。
可以很认真的总结到:当季的明前茶如果每斤低于500元的,完全不可能是新茶。
所以说,每斤成本低于500元的信阳毛尖未必就不是“信阳毛尖”,它有可能是陈茶,有可能是掺新茶,但绝不会是正宗的信阳毛尖明前茶。
正宗的信阳毛尖一定是遇水即沉,因为信阳毛尖本身营养物质含量高,加上独特制作工艺,使信阳毛尖密度比其他绿茶高,水面会有少许的黄片杂质。
此外,有一个最难、也是最准确区分信阳毛尖真假的办法:耐泡度和品饮后的回甘。
正宗信阳毛尖能泡4-5遍,假毛尖两遍左右。正宗毛尖饮后,喉部有甜甜的、凉凉的回甘,某些极品信阳毛尖沁人心脾,品饮后极为舒服,假毛尖饮后通常无回甘。
真正的信阳明前毛尖,芽头饱满,茶味香而不涩,清澈且耐泡。
身为茶人,做茶,靠的就是一份良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