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敌》影评

《国家公敌》影评
文/马庆云美国政府利用职权监控其它国家网络乃至监听这些国家领导人通话的事情,被斯诺登曝光之后,各国的反应不太一样。从大陆的网络声音来看,大家对网络监控这事儿习以为常。从中国的一些报纸上的声音来看,美国政府将“脏水”泼到中国政府头上,制造曝光者斯诺登是中国间谍的“假象”,从而让其成为美国人民的公敌。关于此事,我想接着说一部电影的由头来聊聊我个人的粗浅看法。在《国家公敌》这部美国电影中,黑人律师因为发现议员谋杀反对者的视频,而被议员调动国家机器的一切高科技手段进行围捕,该部电影剑指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从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得知,联邦调查局可以冻结居民的银行卡、监控居民的通话、查清居民的婚外情记录、触动暴力团队对居民进行肉体消灭,至于在居民家中、鞋底、车内安装窃听器,更是寻常的事情。我在想,如果这部电影要求拍摄时间为中国的古代,那联邦调查局也只能是武林高手了,最多也就是个东厂、西厂、锦衣卫什么的。看中国的《血滴子》(同样写特务组织的故事)便没有看《国家公敌》好玩,为什么?因为高科技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头脑冲击。那么,高科技是否是人类解决专制问题的拦路虎呢?包括斯诺登曝光的美国fbi内幕在内,全部的监控与窃听错失,都是依靠科技提供的先进力量。科技,改变了特务工作方式。包括美国的一些门户网站和网络通讯工具在内,它们都变相在为美国的fbi服务。当然,作为大陆居民,我们早已经在360大战qq的闹剧中得知,两家公司都直接为中国政府的情报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当年的锦衣卫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监控,现在靠着高科技的互联网轻松搞定了。人类在制造科技服务自身的同时,实际上在被科技束缚。那科技是否有错?我们先不要忙着为“科技”这个词汇洗白。先来看看,科技的科学成果,最终掌控在谁的手中?各国的情况均参考一下,我们会发现,各国的科技成果均掌控在政府手中。包括美国在内,政府首先享有科技的进步成果,并将这种进步技术应用于对自己有利的地方去。所以说,科技最先被政府控制。且作为花费巨大的科研,政府决定了投入资产的数额。因此,与其诅咒科技,不如监控政府。所在,在《国家公敌》这部电影中,议员的反对者所反对的,正是通过立法来明确政府有监控居民私人信息的权利这条议案。政府本身便是一个权利集合体,而且它自身会逐渐扩张权利,所以,一个合格的政府在建立之初,就必须要努力缩减政府的权利,而解放私人权利。将权利牢牢收拢的政府,大多是专制政府。专制可能带来一定时间段内的经济发展,但长久来看,势必阻碍每个生命个体人权的健全。斯诺登曝光美国政府监控其人民的网络通信,如果曝光属实的话,我们看到了《国家敌人》的重演。这件事情的警示意义,并非如某些毛左老师所言,美国的政治体制存在严重问题,他们的道路不可走,相反,它警示美国人民在内的全部世界人民,要继续严格监控政府的权利,并依靠民主宪政的方式严格限制政府权利。因为除了民主宪政的监控之外,至今找不出更合理的监控政府权利的方式。红卫兵闹革命的方式,可能真不适合。所以,将政治这匹脱缰的瘸马拉回宪法的缰绳中来,还是必须的。以宪法为准绳,以其它法律为辅助,用法制代替人治,是最合理有效的一条路径。法制国家美国出现这种窃听居民网络信息的事情,并非对法制的抹黑,相反,是在提醒美国人民,应该继续加强对法律这条准绳的收紧,制定更为明确的立法,严格限制政府出现类似的行为。当然,在《国家公敌》这部电影中,键人(笔者)存在一个疑问,一个议员为何能调动美国的联邦调查局暴力机关?在真实的美国世界,谁才能主导这个调查局的工作?不过,为美国人民的隐私权担心,则不是我这个从未享受过美国政府社会福利的人所应该做的。他们自己纳税养政府,又没纳税养咱,咱没义务替他们担忧。倒是应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咱依法纳税的政府又有没有也做着类似于《国家公敌》里边议员一样的事情呢?反观自身,反观拿着我们纳税的政府,最为直接且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