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和有效一样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民事法律行为一般都是在双方约定好才会生效的,因此,我们可以去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和有效一样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和有效一样吗
一般情况下,民事法律行为成立即生效,生效即有效。但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取决于主体之意思表示的成立与生效,是一种纯粹的事实判断;生效是指已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所具有的、对行为主体或者当事人的约束力,是一种事实判断和法律认可及真实性认定,但不等于法律肯定性保护;有效则是指法律对已经成立并且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肯定性评价,不仅认可,还是一种支持和保护,它是纯粹的价值判断和合法性认定。与成立相对的是不成立;与生效相对的是不生效、待生效、失效;与有效相对的是无效、可撤销。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状况有四种:有效、无效、效力待定、可撤销。
(一)有效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符合法定要件。
(二)无效是指民事法律行为不符合法定的有效要件的规定。
(三)可撤销或可变更,指民事行为的意思表示存在瑕疵,不完全符合法定有效要件的规定。
(四)效力待定,指民事行为有效与否,取决于他人追认,经追认后有效。
生效是指发生法律效力。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撤销后自始无效。
无效的民事行为,自始无效。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经追认后有效。
三、哪些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有哪些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指的是存在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至终都是有效的,当事人应当履行。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和有效一样吗的相关知识,根据上文的介绍,我们可以得知约定的事项一般成立之后就会生效,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