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码头高层建筑钻孔桩施工时,要求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桩基质量,并按设计要求埋设测试管(声测管)。直径0.8m以下的桩应埋设两根检测管,两根检测管必须固定在钢筋笼内同一直线上。桩径0.8m-2.0m需要埋设三根检测管,必须以等腰三角形固定在钢筋笼内。2.0m以上需要埋设4根试管,必须呈方形,固定在钢筋笼内。一般要求钢管外径50-60mm,壁厚3.5mm左右,施工时采用现场焊接方法。这种方法成本高,施工操作复杂,给现场施工带来很大不便,施工成本仅占普通焊管成本的1/3左右。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钳压式声测管(声学管道)是目前桥梁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声学检测管道,使用钳压式声测管,可以检测桩的质量,这是采用超声波检测法进行灌注桩时,探头进入桩身的通道。它是灌注桩超声波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桩中的嵌入方式和在桩截面上的布置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因此,设计时应在图纸上标明钳压式声测管的布置和埋设方法,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埋设质量,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模型声测管进入施工现场后,在装卸、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应防止声测管的管体变形和挤压。声测管存放在有防雨设施的地方,以免管体生锈。现场安装的声测管应先检查管体,扭曲的声测管不允许进入安装程序。
声测管可以直接固定在钢筋笼内侧,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m,其中声测管固定点必须设置在底部和接头部位,对于没有钢筋笼的部位,声测管可以用钢筋支架固定。声测管钢管夹优选用于与钢筋笼固定。卡压声测管后,卡子与钢筋焊接,与钢筋笼的固定点声测管绑扎方法:先将铁丝绕在钢筋上两次,然后编织成70-80㎜长,然后叉住铁丝绑扎/kloc声测管带钢筋笼的固定方法:如采用承插式声测管时,声测管安装时定位耳应平行、平直,上、下管推插到位后(刻度线3 mm以内),上、下定位耳应用扎丝扎紧,使密封圈连接处不承受拉力;
声测管带钢筋笼的固定方法:如果采用夹具(液压)声测管安装时声测管,上、下管推入到位后(在刻度线3 mm范围内),将专用液压工具模具的环形凹入部分与承口(或接头)末端带橡胶圈的环形凸起部分对准,将对接处封好。钢筋笼放入桩孔时,应防止扭曲,管道平行垂直。声测管分段安装钢筋笼,每埋一段用清水灌满。声测管安装后,应将其覆盖或堵塞,以避免异物落入混凝土中并堵塞隧道。
声测管埋深应高出灌注桩底部50-150 mm,且声测管的上端应高出灌注桩顶面300-500 mm。同一桩声测管的外露高度相同。
在浇筑基桩和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检查声测管。如果管子里的水不够,就应该装满。桩基声测管的铺设对于道路工程非常重要。当搭接声测管,纵缝搭接间距应大于20㎝,横缝搭接间距应大于15㎝。根据沥青的摊铺方向,前者会放在后者上面;固定桩基声测管,不能钉玻璃纤维,也不能用锤子直接砸玻璃纤维。如果固定后钉子断了或者铁皮松了,就直接重新固定。
声测管连接应采用螺栓连接:考虑到声测管的安装难度和工作效率,通常采用焊接连接,但当采用非钢管作为声测管时,不能进行螺栓连接和焊接,会出现其他连接方式。焊接连接有两种,套焊和对焊。焊接时主要会出现焊渣毛刺等突起物,阻碍径向能量压机在接头内上下移动:焊接不良,接头密封不良,漏浆,对焊,甚至焊缝断裂脱落。钢制波纹管作为声测管,使用螺栓连接和焊接不方便,所以经常使用橡胶套连接,即使用6-1cm长的橡胶套套住两侧管接口。橡胶套采用软质材料,无法演示声测管接头的强度和刚度。声测管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容易错位甚至脱落。鉴于橡胶套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水泥的水化热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易分散,而橡胶的温度变形系数较大。混凝土凝结后,橡胶套会因温度下降而收缩变形,可能会因与混凝土部分分离而产生气裂或水裂,影响检测信号,容易造成误判。当在一个声测管橡胶套的接头处发生这种情况时,三个声测管桩将影响两个检验剖面,四个声测管桩将影响三个检验剖面,根据正常的评价标准,将被误判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结合声测管接头的位置、橡胶套的长度和缺陷的范围和长度来判断桩身质量,必要时应采用其他检查方法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