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的总体框架已经形成

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的总体框架已经形成
最近,国家办事处发布了关于有效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评论。 全国应建设10亿亩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生产能力超过1万亿斤。 高标准农田竣工后,项目面积粮食生产能力平均增长10%~20%,粮食产量增加100kg。 此外,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正在形成整体框架. 这是国务院二十五号定期吹风会议上披露的资料。
农业和农村部副部长于新荣在会上说,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措施。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农田的抗灾能力。 竣工后,项目面积的耕地质量一般增加1~2亩,粮食生产能力平均增长10%~20%。 在严重气象灾害年,工程区粮食生产能力的稳定性明显高于非工程区。 据估计,到2022年,全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确保粮食生产能力超过1万亿斤,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80%左右。
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至关重要。 财政部农业和农村司长徐先生指出,中央政府坚持以农田建设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投资机制。 不断加强资本使用管理和整个过程绩效管理,有效保证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
徐先生还说,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不断深入,施工难度越来越大。 同时,由于近年来劳动力和材料成本的增加,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成本也在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未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项目布局和重点资金安排的总体考虑和总体设计。 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正在制定中。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部部长邱天超透露,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和有关部门正在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进行评估。 目前,总体规划框架已基本确定。 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种特殊规划的初步工作。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是重要的专项规划之一。
数字媒体产品的版权,如经济参考报纸或经济参考网络,都是经济参考报纸。 未经经济参考报纸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和播出。 授权。
记者访问了解到,一些农村肥料市场秩序混乱,监管力度低,包装含量低,名牌外观名称屡见不鲜,一些非法企业虚假宣传误导农民。 少数供应商和农民不能区分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