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学会Web自适应

? ?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web在前端工程师们的工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移动设备更新速度频繁,手机厂商繁多,导致的问题是每一台机器的屏幕宽度和分辨率不一样。这给我们在编写前端界面时增加了困难,适配问题在当下显得越来越突出。记得刚刚开始开发移动端产品的时候向设计mm要了不同屏幕的设计图,结果可想而知。本篇博文分享一些卤煮处理多屏幕自适应的经验,希望有益于诸君。
特别说明:在开始这一切之前,请开发移动界面的工程师们在头部加上下面这条meta:
xhtml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aximum-scale=1.0, user-scalable=0″>
1 ? 简单事情简单做-宽度自适应
所谓宽度自适应严格来说是一种pc端的自适应布局方式在移动端的延伸。在处理pc端的前端界面时候需要用到全屏布局时采用的就是此种布局方式。它的实现方式也比较简单,将外层容器元素按照百分比铺满地方式,里面的子元素固定或者左右浮动。
css
.div {
width:100%; height:100px;
}
.child {
float: left;
}
.child {
float:right;
}
由于父级元素采用百分比的布局方式,随着屏幕的拉伸,它的宽度会无限的拉伸。而子元素由于采用了浮动,那么它们的位置也会固定在两端。该宽度自适应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方法,随着弹性布局的普及,它经常被flex或者box这样的伸缩性布局方式替代,变得越来越“弹性”十足。
2 ? 大小之辩-完全自适应
“完全自适应式”是卤煮对越此方案的叫法,由于卤煮现在找不到官方名称,所以暂时就这样叫它。
这种解决方案相对前一种来说进步不少,不仅仅宽度实现了自适应,而且界面所有的元素大小和高度都会根据不同分辨率和屏幕宽度的设备来调整元素、字体、图片、高度等属性的值。简单来说就是在不同的屏幕下,你看到的字体和元素高宽度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在这里,有人就会说利用的是媒体查询熟悉,根据不同的屏幕宽度,调整样式。卤煮之前也是这样想的,但是你需要考虑到界面上的许多元素需要设置字体,如果用media query为每个元素在不同的设备下都设置不同的属性的话,那么有多少种屏幕我们的css就会增加多少倍。实际上在这里,我们采用的是js和css熟悉rem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rem属性指的是相对于根元素设置某个元素的字体大小。它同时也可以用作为设置高度等一系列可以用px来标注的单位。
css
html {
font-size: 10px;
}
div {
font-size: 1rem;
height: 2rem;
width: 3rem;
border: .1rem solid #000;
}

采用以上写法,div继承到了html节点的font-size,为本身定义了一系列样式属性,此时1em计算为10px,即根节点的font-size值。
所以,这时div的高度就是20px,宽度是30px,边框是1px,字体大小则是10px;一旦有了这样的方法,我们自然可以根据不同的屏幕宽度设置不同的根节点字体大小。
假设我们现在设计的标准是iphone5s,iphone5系列的屏幕分辨率是640。为了统一规范,我们将iphone5 分辨率下的根元素font-size设置为100px;
css
<!–iphone5–>
html {
font-size: 100px;
}
那么以此为基准,可以计算出一个比例值6.4。我们可以得知其他手机分辨率的设备下根元素字体大小:
javascript
/*
数据计算公式 640/100 = device-width / x ?可以设置其他设备根元素字体大小
ihone5: 640 ?: 100
iphone6: 750 : 117
iphone6s: 1240 : 194
*/
var devicewidth = window.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tyle.fontsize = (devicewidth / 6.4) + ‘px’;
在head中,我们将以上代码加入,动态地改变根节点的font-size值,得到如下结果:
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根元素的字体大小用rem设置各种属性的相对值。当然,如果是移动设备,屏幕会有一个上下限制,我们可以控制分辨率在某个范围内,超过了该范围,我们就不再增加根元素的字体大小了:
javascript
var devicewidth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 1300 ? 1300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tyle.fontsize = (devicewidth / 6.4) + ‘px’;

一般的情况下,你是不需要考虑屏幕动态地拉伸和收缩。当然,假如用户开启了转屏设置,在网页加载之后改变了屏幕的宽度,那么我们就要考虑这个问题了。解决此问题也很简单,监听屏幕的变化就可以做到动态切换元素样式:
javascript
window.onresize = function(){
var devicewidth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 1300 ? 1300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tyle.fontsize = (devicewidth / 6.4) + ‘px’;
};
为了提高性能,让代码开起来更加完美,可以为它加上节流阀函数:
javascript
window.onresize = _.debounce(function() {
var devicewidth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 1300 ? 1300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tyle.fontsize = (devicewidth / 6.4) + ‘px’;
}, 50);
顺带解决高保真标注与实际开发值比例问题
如果你们设计稿标准是iphone5,那么拿到设计稿的时候一定会发现,完全不能按照高保真上的标注来写css,而是将各个值取半,这是因为移动设备分辨率不一样。
设计师们是在真实的iphone5机器上做的标注,而iphone5系列的分辨率是640,实际上我们在开发只需要按照320的标准来。为了节省时间,不至于每次都需要将标注取半,我们可以将整个网页缩放比例,模拟提高分辨率。这个做法很简单,为不同的设备设置不同的meta即可:
javascript
var scale = 1 / devicepixelratio;
document.queryselector(‘meta[name=”viewport”]’).setattribute(‘content’, ‘initial-scale=’ + scale + ‘, maximum-scale=’ + scale + ‘, minimum-scale=’ + scale + ‘, user-scalable=no’);
这样设置同样可以解决在安卓机器下1px像素看起来过粗的问题,因为在像素为1px的安卓下机器下,边框的1px被压缩成了0.5px了。总之是一劳永逸!淘宝和网易新闻的手机web端就是采用以上这种方式,自适应各种设备屏幕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参考参考。下面是完整的代码:
xhtml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测试</title>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user-scalable=no,maximum-scale=1″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