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后,能否再主张对方的违约责任

很多合同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由而解除,不是所有的合同都能很好的履行的,那么解除合同后,能否再主张对方的违约责任?、民法典规定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解除合同后,能否再主张对方的违约责任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因不可归责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事由,一方行使合同终止权而导致合同终止的,合同当事人均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二)因一方违约,合同他方当事人单方终止合同的,守约当事人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
二、民法典规定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
法定解除是指在合同成立以后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全部履行完毕之前,当事人一方通过行使法定的解除权而使合同效力消灭的行为。其特点在于,法律规定了在何种情况下当事人享有法定解除权,在该情况发生时通过行使解除权导致合同解除。在法定解除权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直接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无需征得对方当事人同意。
法定解除的情形: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解除合同后,能否再主张对方的违约责任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是否能追究对方的责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