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程序中拘留应注意什么

在生活中,如果强制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拒不履行义务,经过批准后可以对强制执行人进行拘留。那么执行程序中拘留应注意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执行程序中拘留应注意什么
(一) 需有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这是执行人员作出拘留裁定的前提条件,如果被拘留人没有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就不能进行拘留,这是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在实际执 行中,有的执行人员变拘留为一种执行手段,在不对当事人财产详细调查或采取查封、扣押、拍卖等措施的情况下,以执带拘,把拘留作为考验被执行人履行能力或 向申请人作一交待的方法,违反法律程序,是严重错误的。
(二)需经院长批准。司法拘留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项强制措施,属于执行工作 中的重大事项,应当经过三名以上执行员讨论,报本院院长批准。实践中,对某人是否适用拘留往往由承办人个人决定,法律规定的程序如同虚设。同时执行人员 “先斩后奏”的情形也屡屡出现,人已经拘留,但院长还没有签字批准。当然,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遇到暴力抗拒、阻挠执行等情况的,可以立即采取拘留手续, 但过后必须立即报院长补办批准手续。
(三)异地拘留应当符合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对不在本辖区的被拘留人,作出拘留决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派人到被拘留人所在法院,请该院协助执行。这是对异地拘留的限制性规定。实践中,有的法院可能出于避免地方保护主义的考虑,往往自己径行到异 地进行拘留,如果稍有不慎,会激化矛盾,遭到围攻,执行人员身体、装备将遭到不法侵害,因此在异地拘留前,要充分考虑可能会发生的情况,积极争取当地法院 配合和协助。
二、拘留一般是多少天
拘留有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司法拘留不同性质的拘留,所以当事人首先要先办案机关弄清楚是什么性质的拘留。刑事拘留期限第3天、第7天提请逮捕或者取保候审均可;刑事拘留没有最短时限的规定,最长的时限是30天,检察院审查逮捕的时限是7天,二者合计37天。行政拘留:1--15天,最少1天,最长15天。合并执行不能超过20日;司法拘留不能超过15日。
三、拘役在什么机关执行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于其犯罪行为情节较轻,社会危险性不大,因此在执行期间,允许其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
总而言之,如果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强制执行人拒不履行义务,经过申请后可以依法对强制执行人进行拘留。以上是小编对执行程序中拘留应注意什么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不懂如何起诉,可以咨询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