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诉讼程序中的收费标准如何计算
交通事故案件中的诉讼费,根据国务院制定的诉讼费用缴纳办法确定。在实践中,各地法院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有的法院将交通事故案件按照财产权案件计算诉讼费,有的法院将交通事故案件,按照侵犯人格权案件计算诉讼费,其中按照财产权案件计算诉讼费的方式计算的诉讼费较高。诉讼费与起诉金额的高低是成比例的。也就是说起诉金额越高,诉讼费越高。按照缴纳办法,诉讼费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减半收取,或者是在判决后退还一半。
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二、交通事故起诉需要什么材料
1.民事起诉状;
2当事人身份证复印件;
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4.鉴定报告;
5.治疗费用票据、病历以及诊断报告;
6.误工时间证明以及收入证明;
7.交通费、住宿费票据;
8.受害人及近亲属的户籍证明。
三、交通事故诉讼费如何收取的
交通事故诉讼费是由法院收取的,一般需要缴纳案件受理费;申请费;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