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捕》影评:超能武侠英雄完败于陈腐故事

陈嘉上进军内地影坛,其执导的电影票房倒是不错,但质量实在令人堪忧。《画皮1》高举“魔幻”题材之名,行家庭情感通俗剧之实;《画壁》场景倒是美轮美奂,内容却是索然无味。而今《四大名捕》作为今年第一部国产武侠电影登场,虽让憋屈了很久的影迷满心期待,但经过两个小时的眼球洗礼之后,就不得不哀叹:陈嘉上的这部电影将再次书写票房上亿、但质量中下的结局。
影片的开场不错,做到先声夺人,以一起抓捕国库铜模丢失案中嫌疑人的事件,很有层次地将片中的三大势力——大反派安世耿、六扇门、神侯府,及其属下精兵强将的信息一览无遗地交代出来。在如此精短的篇幅内,如此高密度地介绍人物登场,将正反三方阵营的对峙与角力勾画出来,可以看出编导陈嘉上的深厚功力。但故事陈腐是这个戏最大的问题,同时只顾对人物形象单一的刻画,未能有效地将其纳入到事件推进当中,使得人物显得异常单薄。
围绕开场的铜模丢失案件,原本以为影片会主打悬疑、推理的脑部按摩,毕竟主角们都是肩负办案使命的捕头。但令人大失所望的是,影片毫无往高智商的案件分析上靠之意,而是热衷于旧式的俗套打斗,继续以好勇斗狠来堆砌苍白的情节。其实徐克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就很成功地兼容了侦探、悬疑、武侠三元素,该片的成功至少昭示了一点:曲折动人的情节才是制胜的法宝。而《四大名捕》丝毫没有借鉴并进取之心,在简单地引出假币制造窝点之后,旋即弃假币案不顾,转而投向新的一条线索——以窝点杀人事件为现场、以寻找大反派安世耿杀人证据为最终叙事动力。原本兴师动众、看似会贯穿全片的铜模丢失案就这样轻飘飘地尘埃落定,影片以毫无悬念、令人乏味的面貌走向终点。
“四大名捕”,除了标签式性格特征及超强动手动脚的能力之外,其办案智商基本等于零。名捕之一“无情”负责案情分析,但其对案件本身推进毫无建树(因为剧情本身就是一壶大白开),她的天赋倒是在感情纠葛上穷尽其能;另一名捕“铁手”等同于打手,除了在工作时间为“无情”制作了一把轮椅之外,主要作用就是在大场面里大打出手;而名捕之三“追命”就是一酒鬼和饭袋,其前史的交代没有说服力,而他身为“追命”的特点又在影片中没有任何体现;名捕之四“冷血”被设计为狼人虽有点新意但却是直接山寨好莱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冷血”两次变身狼人,一次是因为被六扇门老板炒鱿鱼后在家里生闷气突然变身,另一次是误以为自己的小宠物狗被“追命”吃掉恼羞成怒而变身;而到了最后对阵大反派安世耿时却舍不得变身御敌。原来狼人只敢在家里跟自己人叫板、不敢在外行凶惩奸!
陈嘉上此次的《四大名捕》嫁接中国武侠和美国超能英雄于一体,其敢于创新的勇气可嘉,也是对商业类型电影市场的顺势而为,其打造的超能捕头还算合乎情理,没有太过出格的臆想。本片根本上弱在剧本,一个无趣、老套、陈腐的故事任其外包装如何华丽,聪明的观众自然能洞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