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事故后如何进行医疗纠纷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方式如下: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一起找相关医学会进行鉴定;协商不一致的,可以由一方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鉴定申请,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二、医疗事故鉴定要求要写哪些内容
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
2.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医学会的调查材料;
3.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4.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5.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6.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7.医疗事故等级;
8.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三、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损害鉴定有什么区别
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损害鉴定主要有以下区别:
1.医疗事故鉴定的机构是医学会,适用的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只能是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级医学会进行鉴定;而医疗损害鉴定的鉴定机构是依法成立的司法鉴定机构,只要有法医临床鉴定资格,那么就可以委托,不受地域限制。
2.适用的法律不同:医疗事故鉴定适用的法律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而司法鉴定适用的法律是侵权责任法和全国人大关于司法鉴定的意见。
3.赔偿标准不同,因为适用法律不同,那么对于的赔偿标准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