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法典认定遗嘱无效的情形有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遗嘱是无效的、违背遗嘱人真实意思、处分了遗嘱人无权处分的财产等。遗嘱的特征是遗嘱是单方法律行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能代理遗嘱。
一、新民法典如何认定遗嘱无效
新民法典认定遗嘱无效的内容如下:
1.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订立人应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否则将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公民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以设立遗嘱时行为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为标准。
2.违背遗嘱人真实意思,胁迫、欺骗遗嘱人所立的遗嘱。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真实意思,凡是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一律无效。
3.遗嘱处分了遗嘱人无权处分的财产,该无权处分财产的部分无效。遗嘱人处分财产必须以其对该财产拥有合法的所有权为前提,如果其没有处分财产的权利,则该处分行为无效。
4.伪造的遗嘱。伪造的遗嘱根本不能反映其本人真实意思,这样的遗嘱显然应属无效。
5.遗嘱被篡改的。遗嘱被篡改的,仅篡改的内容无效,因为仅该部分内容不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而其他部分乃遗嘱人本人意思表示的记载,故仍应有效。
二、遗嘱的特征
1.遗嘱是单方法律行为,即遗嘱是基于遗嘱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发生预期法律后果的法律行为。
2.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有遗嘱能力,不能设立遗嘱。
3.设立遗嘱不能进行代理
遗嘱的内容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由遗嘱人本人亲自作出,不能由他人代理。如是代书遗嘱,也必须由本人在遗嘱上签名。
4.紧急情况下,才能采用口头形式而且要求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
5.遗嘱是遗嘱人死亡时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三、遗嘱继承无效是否按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无效一般是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办理的。根据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有遗赠扶养协议的,受赠人继承;没有协议的,看是否有遗嘱,有遗嘱的,由遗嘱继承人继承;既没有协议,也没有遗嘱的,就按照法定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