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部分家庭父母双方都有工作,这使得许多家庭对小孩的照护远远不足。为此多地增设了育儿假,这加强对家庭照护支持指导,增强了家庭科学育儿能力。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20余省份增设育儿假,育儿假是怎么规定的?
一、20余省份增设育儿假
目前,全国已有20余省份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增设育儿假成为一大亮点。
然而开年以来,多地网友表示请假遭拒,用人单位或是驳回请求,或是设置门槛,还有员工迫于职场压力不敢休假。与之相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企业将育儿假理解成鼓励性政策,认为并非“分内之事”,可以选择执行。
二、育儿假是怎么规定的?
2021年6月6日印发的《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25条重点任务,其中,在强化家庭监护责任方面,提出完善家庭监护支持政策。要求全面落实产假等生育类假期制度和哺乳时间相关规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育儿假试点。
随后多地出台生育新政。各地的政策各有不同,其中吉林、重庆等地明确,可延长产假至一年。
三、用人单位不给请育儿假怎么办?
(一)可以先和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处理;
(二)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和仲裁。
(三)单位拒不执行仲裁决定,可以向法院提请诉讼程序,同时注意提供相关的证据,包括户口本、身份证和子女的生育证明等。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余省份增设育儿假,育儿假是怎么规定的?的相关内容。各地的育儿假一般规定于各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具体的政策各地有所不同,由各地自行制定并执行。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