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竹又称观音竹,为棕榈科常绿丛生灌木。高1~3米。茎干有节,不分枝,为褐色网状纤维叶鞘所包被。叶片掌状深裂,裂片5—12枚,叶柄细长。春夏开淡黄色花,单性,雌雄异株。肉穗桤序腋生。浆果球形。 棕竹是我国传统的喜阴观叶植物。它叶青竿直,相聚成丛,扶疏有致,翠气溶溶。纳三五枝于一盆作室内陈设,可使厅堂生机盎然,春意融融。图4 -70棕竹常见栽培变种有花叶棕竹:叶片上有黄色或白色条斑。 北方多用分株法。在南方原产地也可用播种法。分株在早春新芽尚未长出前结合换盆进行。将多年生较大的株丛分切成较小的株丛,分别栽植即可。分栽后应将盆放在荫蔽、温暖处。每日向叶面及周围喷水2~3次,待其恢复生长后再转入正常管理。 (二)栽植 棕竹原产我国南部及西南各省的山林中。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北方须行盆栽养护。栽培棕竹宜用富含腐殖质的砾质土壤,呈微酸性反应更为适宜。由于棕竹原生长在丛林中,故要求较弱的光线,栽植盆应置室外荫蔽处,夏季要遮去70%的阳光。在明亮的室内也可常年栽培。 (三)管理 棕竹喜湿润的环境,保叶需经常保持土壤的湿润,但不得积水,以免导致烂根死亡。在干旱的天气,每日还应向叶面及植株周围洒水2~3次,以增加空气湿度。施肥不宜多,每20—30天追施1次稀薄的液月巴即可,如能在液肥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亚铁,则叶色更加润绿。冬季置室内,温度保持5℃以上即可安全越冬,如维持白天18~20c,夜间16c,则可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