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观音菩萨在东汉时期由印度来到中国,便深人到芸芸众生之中救苦救难.瓶中甘露,遍洒神州;手内杨枝,不计春秋,石雕观音使观音成了神州大地知名度最高、信仰最广泛的一尊大菩萨.观音又称观世音、观自在、光世音,是代表慈悲的大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观音协助阿弥陀佛接度往生;在要婆世界(现实世界),观音帮助释迎牟尼佛推行教化,故尊号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石雕观音还能满足众生生儿育女的愿望,故在民间受到普遍而持久的信仰,观音既有博大的“爱护心”,又有非凡的“悲悯心”,赢得了“观音菩萨”的美誉.后来为避免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简称观音至今.而观自在的名称则是唐朝大法师玄葵创新的翻译,意思是说,观音用她的智慧来观察世间所有的人和事,没有障碍;用她的慈悲去救度众生,自由自在,没有拘束.这和我们经常雕刻的石雕千手观音的寓意一样.
石雕观音雕塑最常见也是最为古老的一种用途,就是安放在寺庙供奉.早在几千年前,佛教就开始进入中原大地,成为众多人的精神的信仰.而石雕观音像就是作为神佛凡尘化身,被信徒用来敬香朝拜.被用来供奉朝拜的佛像雕塑主要是泥塑或者石雕,在一些着名的寺庙佛像雕塑也可能度上金粉,用作金身.
1.开荒:也有称“开大荒”,将石料 粗坯凿去多余部分.到初具大体轮廓的阶段. 进一步打出体面关系基本形状的过程叫做 “开中荒”.一般加工打到离石膏模型形体约1厘米左右叫“开小荒”. 三个过程有时交替进行,所使用的工具 为大、中、小錾子.
2.打细:将“开小荒”余下的多余部分凿掉,重点是刻画形象和找准形体的起伏结构等微妙变化.是对石雕像进行艺术处理的重要阶段,使用的工具为齿凿、平凿、石锉等,这是石雕最后阶段,需要耐心精雕、 细刻.
3.打磨:在打细石雕的基础上,用 研磨材料进行打磨,抛光后能将石质的材料 点显示出来,使石雕作品增添光彩,提高作 品的艺术感染力.打磨的工具和材料有抛光 机、砂轮、沙布、沙纸、水沙纸、氧化铬、抛 光膏等.此道工序是根据艺术效果而进行的, 有的是全部通体打磨、有的是局部打磨.
13315212227
1535432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