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7月22日-24日向公众开放阿里vr购物技术“buy+”,设立专门的buy+展区与vr show展区。内部策划文件显示,magic leap、htc、三星等厂家将亮相淘宝造物节。淘宝造物节策展团队表示,这可能是全球大规模的一站式vr体验馆。
vr购物即将揭开神秘面纱
vr与购物的结合,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技术发展方向。vr购物这下真的来了!
vr购物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buy+?就是指使用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辅助传感器,生成可交互的三维购物环境。
说白了就是使用buy+,即使你身在家中,戴上vr眼镜,进入vr版淘宝,可以选择去北京、香港,美国的第五大道,甚至全世界任何一个购物中心,让你身临其境地购物,全世界买买买。比如买沙发,你只需要戴上vr眼镜,就可以直接将这款沙发放在家里,尺寸颜色是否合适,一目了然。
值得注意的是,淘宝造物节将成为magic leap中国首秀,随着c轮融资的完成,magic leap的估值达45亿美元,更是成为媒体眼中的科技宠儿。而近日,magic leap一份虚拟现实头戴装置专利被媒体披露,诸多信号显示,magic leap在保持了长达两年多的神秘之后终于有所动作,首款产品的发布或为期不远。
vr浪潮正有席卷全球的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vr技术近年正迎来井喷式发展,vr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其真实的视觉感受和强烈的临场感相较传统网上购物堪称革命性创新。随着vr技术不断成熟,vr浪潮正有席卷全球的趋势,虚拟现实行业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虚拟现实(vr)购物很有可能为下一个消费热点。
digi-capital的一份报告指出,2015年全年各大公司在vr/ar行业的投资额高达到6.86亿美元,而2016年的前两个月,该领域的相关投资总金额达到了11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的数额。根据艾瑞咨询预计,到2020年时虚拟现实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300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百分百。根据gartner预计,2018年底虚拟现实设备销量将达2500万台。
众多机构认为,vr虚拟现实将成为2016年zui为重要的科技产业发展趋势之一,2016年将成为虚拟现实产业化元年。未来虚拟现实产业市场规模有望在十年到十五年内突破万亿元大关,硬件设备、娱乐内容、跨界服务三大投资机会将不断显现。
3、vr硬件品类过多,兼容性是一大障碍
目前市场上vr硬件有几十种之多,技术层次各不相同,其各大硬件都不能做到互相兼容。在游戏市场上就出现了很多“vr虚拟现实”,从snes和genesis竞争的16位时代开始,游戏机就将vr虚拟现实游戏作为关键的卖点。25年过去了,htc和valve不断强调说,他们无意跳入到vr虚拟现实阵营,有影响力的开发者也不会。但oculus vr全球工作室负责人杰森·罗宾(jason rubin)表示“在这个世界,oculus必须投入几千万美元开发软件,它的价值如果被竞争对手拿走,他们就会说:‘我们不愿意在软件上花钱,因为我们可以用对手的。’”罗宾对此还解释说,“我们应该做的是赚到自己应得的钱,然后压低对手的价格,积极营销,或者做一些事情建立竞争优势。要建立一个生态系统,vr硬件的办法就是让人们掏钱,也就是:‘你的利益归你,我的归我。’在完美的情况下,所有vr企业都会做同样的事,我们会有品质卓越的vr虚拟现实内容,我们会学习彼此的长处。”
4、国内公司的观望态度,放慢发展脚步
国内vr 公司虽然多,但切入的领域依然是游戏和影视。目前在vr教育领域探索的公司几乎没有,基本都处于一个观望的态度,这也是大大放缓了vr+教育在国内的普及。
目前国内仅有乐视一家同新东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以“沉浸式教学”具体切入教育领域。而在乐视vr产品发布会现场,他们表示将利用vr开创新的全景教学模式,通过vr构建“真实”、“沉浸式”的语言环境,用全新的语言学习模式,提高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新东方还表示将与乐视继续合作,逐步实现场景互动。
很多国内的vr眼镜研发初衷是为了增强用户的观影体验,或者纯粹是跟风推出满足大众对vr体验馆的好奇心。就像暴风影音的vr眼镜暴风魔镜属于国内最早推出的vr产品之一,并已于今年5月推出了第5代产品。但其主要功能依然停留在游戏和视频领域,尚无进军教育界的打算。
由此可见,国内vr教育虽见端倪,但目前火势仍小,不足燎原。在布局教育的道路上,vr+教育想要颠覆传统教育形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