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是个精炼的小组分享工具。
google还是没有放弃社交。
在i/o大会的前两天,google发布了一个从头到脚都是新设计的社交应用space。他们认为现在的聊天方式有碍信息的分享,所以一股脑把google搜索、chrome浏览器和youtube视频等自家的服务内嵌在space当中。
这款应用现在已经放上了ios和android平台(请先自备科学上网工具),我们下载了ios版本并体验了一下。
按照官方博客的说法,space针对“小规模群聊”,它的主界面就是一个又一个群组的入口,你可以邀请任意有google账号的用户加入,并给小组命名。
接下来的聊天过程和其他im应用相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你不必在space和其他应用之间来回切换。输入框可以发送图片、文字和表情,但如果发送一条网页链接,应用不会自动跳转到浏览器,而是直接在space的界面里打开chrome。
同样的,space还把搜索的入口放到输入框下方,直接在这里用google搜索关键词、找到链接、完成分享——完全不用离开space,很方便。youtube视频也是一样的操作方法。
space还用了和googlephotos一样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针对图片内容做关键词搜索。比如键入“building”,它会呈现space里所有关于楼房的结果。
产品经理lukewroblewski在mashable的采访中说,space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社交软件或者通讯工具,“只要你想分享,或者讨论你分享的东西,这都会是个合适的地方。”
这就是google设想的新的社交方式,利用自己家最成功的那几个产品吸引人们使用space。在这之前google在社交上的探索都不见成效,google+就经历了高管突然离职、优先级被降低、产品被拆分为相册和信息流、多个即时通讯服务合并而成的hangouts被独立出来……
除了google+,基于邮件的社交工具googlebuzz只活了不到2年时间,于2011年底关闭。
社交上的失败是google缺少有力新产品的表现,现在,space需要仰仗的产品包括搜索、chrome和视频都诞生在2010年之前,这之后的google新产品你记得几个?
在18日的i/o大会上,google会让space成为小组讨论的基本工具,给它足够的曝光度。作为一个野心比google+小,比较轻量级的工具,space看上去还不错,如果你平时能用到google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