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表中每所院校一般需要填写六个专业志愿,只确定一个目标专业往往是不够的,还有的时候职业特质测评系统推荐的目标专业尽管很多,但是和考生喜欢的目标专业关联度不够大,如果考生只想尽力围绕目标专业做填报怎么办?这种情况下建议为考生做专业拓展,最终为考生敲定1个或1类目标专业、约10个左右的备选专业,以下是一些实用的专业拓展规则:
1、根据目标专业做专业拓展
职业特质测评系统为考生推荐的专业中,如果有考生特别中意的专业,可将其定为目标专业,根据目标专业再推荐一些相关、相近专业作为备选专业,在大学学习期间,高校开设的专业课多有交叉。例如,汉语言文学与汉语言同属文学类专业,汉语有很多共同点,大学期间学习的很多基础学科也都相同,例如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浯、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汉语史等。所以,对汉语言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将汉语言作为备用专业。再比如,西班牙语与葡萄牙语两个专业,二者的语源都是拉丁语(来自同样语源的还有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具有相似性。另外,西班牙和葡萄牙存在历史渊源,在文化上也相互影响。所以在做专业选择时可互为拓展。
2、根据学科做专业拓展
例如职业特质测评系统会自动为考生推荐一些适合的学科,可在这些学科内为考生选取一些专业进行深入介绍。例如,如果考生比较适合读工科类专业,一些比较热门的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的专业都可以为其介绍、选择。
3、根据就业领域做专业拓展
未来就业方向是我们选择专业时一个重要的参考维度,也不妨从就业方向入手进行专业拓展。例如,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两个专业同属工商管理大类,所学内容都会涉及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在就业方向上有重叠,毕业生一般会进入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金融领域从事相关工作。所以喜欢金融管理相关工作的考生完全可以同时考虑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个专业。再比如,有些学生特别向往教师职业,可以根据他的职业特质帮助选取适合的师范类专业。
4、根据基础学科做专业拓展
部分学科门类(尤其是理学)下的很多专业都可视为某些其它学科的基础学科,很多课程的学习方向都有交叉,而且做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未来的升学和就业上也很容易转向相关专业,所以,在选择专业时也可作为一个参考维度。例如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两个专业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但是数学类等专业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有交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课程中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类课程,到大三以后开始学习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要求基础数学功底扎实,比较容易转行,研究生也可跨专业读计算机类专业。
5、根据职业特质做专业拓展
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职业特质要求不同。例如化学类与物理类同属理学类,对理论研究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所以很适合研究型的学生,另外这两个专业都有大量的实验课程,需要动手能力强,即实用型分数高。满足职业特质要求的考生,这两类专业可以互为拓展。
ps.
如上这些方法够细致够巧妙吧?确定目标专业竟有这么多办法,高考志愿填报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考爸考妈们一定要尽早学起来。
本文由百年育才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百年育才。
百年育才——高考报考指导专家
获取更多高考报考相关资讯,敬请关注百年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