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绿化景观绿化原则及要求

水岸绿化景观绿化原则及要求
1 因地制宜的原则
水岸绿化景观绿化首先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地区的水岸区土壤条件不一样,水岸绿地改造的工程师需要充分考虑水岸区的土壤状况,选取适合当地水土的植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选择当地的绿色植物,不仅要保护好植物的生存,还要便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绿色植物需要与现有景观相协调,园林工作者可以通过植物的色彩、线条和形状,充分发挥植物的自然美。
2 水岸交通与景观绿化相结合的原则
水岸绿化还应该考虑到水岸交通与景观绿化之间的关系,水岸景观必须是在保证水岸交通正常运作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建设,坚持水岸交通与景观绿化相结合的原则是水岸作业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
3 景观绿化与城市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水岸景观绿化还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河流是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岸绿地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绿化者还应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需要,植物种植应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相协调,将水岸绿色植物的效益最大化。
4 水岸景观绿化的方案
4.1 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
4.1.1 防浪林植物的选择要求。水岸地形相对较低,在汛期的植物很容易被水淹没,因此,防浪林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水性,如比较适合西南地区生长的柳树、杨树等。据资料显示,柳树在水中可连续浸泡约2个月,之后仍正常生长。
4.1.2 堤坡植物的选择要求。堤坡植物不仅可以起到美化水岸的作用,还是固定堤坝、保持堤坝水土的有效保证。堤坡绿化植物的选择应以草坪为主,绿化使用的草坪有四叶草、狗牙根等,这些植物根系发达,不仅可以有效保持堤坝水土,还有利于方便绿化管理者的管理工作。此外,堤坝上还可以种植经济作物,既美化环境、维护水土,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获得经济效益。
4.2 水岸绿化植物的种植要求
绿化植物选取好后,绿化者应对水岸两岸的距离进行实地考察,水岸两侧一般要单独种植一排绿色植物,植物的种植点离河岸至少要有1m的距离,这样不仅美观大方,还有利于保障水岸交通安全。假如水岸两岸留土距离较大时,采取不同植物交差种植的方法,例如,河岸距离较大可以种植2排植物,将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交替种植,保证水岸一年四季都有绿色植物生长。另外,水岸植物还需要与水岸两岸的城市环境相协调,以具有观赏性的植物或者是灌木花卉为最佳选择。
4.3 种植背景树
水岸景观绿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有效降低城市外环线噪声污染,应在水岸绿化带最外层的地方种植高大的植物作为背景树,例如,水杉、广玉兰等,这些植物不仅可以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还能有效减少城市噪音污染。另外,背景树的选择上还应考虑树木的季节性变化,不能全部种植落叶植物或者是颜色单一的绿色植物,多种颜色相呼应,不仅能增加水岸绿化带的美感,还可以增加城市建设的知名度,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
4.4 花卉种植,增加美感
天然的色彩能够缓解居民的生活压力。植物的天然色彩非常丰富,有的植物颜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有的植物可以散发出清香;有的植物可以给人带来清新向上的感觉,因此,水岸绿化景观绿化者应从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上对水岸植物的种植作出合理安排。例如,水岸两岸可以种植花卉,花卉散发的清香不仅可以产生观赏的美感,还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另外,绿化者还可以选择果木植物种植,果木植物开花可以供欣赏,结的果子还可以供人品尝,不仅可以起到美化作用,还可以增添景观的欣赏乐趣。最后,在绿化时,还应考虑到花卉植物的季节性变化,有些植物在秋天的时候树叶变得金黄,如银杏树。有些植物一年四季常青,如桂花树,桂花种类繁多,很适合水岸绿化景观的选择。
4.5 水生植物,净化水质
种植水生植物不仅可以丰富水岸绿化景观,还是解决水岸污染的关键。在实际施工中,可以选择种植生命力顽强的睡莲、水生美人蕉等植物,这些植物不仅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而且便于管理。另外,水生植物的种植还应坚持挺水植物与浮水植物交错种植的原则,不仅丰富了单调的水平面,还有助于植物的生长,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4.6 种植其它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虽然灵活性不强,但在水岸绿化景观绿化中还是能起到很大的观赏作用。景观绿化时,可以在河岸的绿化带中空置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道,时而靠近岸边,时而曲折到灌木丛中。小道的路线绿化要充分考虑到观赏者的心理,路线安排上可以使观赏者每走一步就发现新鲜的景物,不仅可以起到保护水岸景观的作用,还能提高人们对水岸景观的欣赏兴趣。为了增加景观的趣味性,还可以在水岸两岸建立一些小品雕塑,雕塑的选择可以根据城市的需求设定,例如,人物雕塑、动物雕塑、实物模型等,使简单的水岸瞬间变得色彩化、生活化,让城市居民深切感受到绿化景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