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小镇人民怎么脱贫致富?

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的阳方村、青龙村一带被称为“光伏小镇”,因为这里的大多数村民的收入与安龙县的大秦光伏电站挂钩。
安龙大秦光伏电站占地5000多亩,包括到今年10月底的1000户农户的2700亩土地入股,并网装机量9.5万kw。而每位入股的农户每年每亩地有900元的分红,到2016年,每户年均分红2430元。
安龙大秦光伏电站是典型的“光伏+农业”的农光互补模式,光伏大棚里种植喜阴的羊肚菌,这些羊肚菌由当地公司投产,与农户合作租赁光伏大棚,农户的土地租金如前文所述,除此之外,当地公司为农户提供菌种,农户负责光伏大棚内羊肚菌等喜阴作物的养殖。李永忠是安龙县阳方村村民,他和同村11户居民成立了合作社承包了当地公司投产的光伏大棚养殖,关于销售渠道,他说:“外面市场好我们自己卖,市场不好公司也有保底价回收,我们亏不了。”
光伏+农业大棚
安龙县阳方村是以前是典型的贫困村,农光互补的扶贫方式不仅使农民的土地有了更高的利用价值,更使很多外出打工的居民或回家创业或回家打工,增收致富。扶贫意义十分重大,还带动了全县的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此文章由龙之源光伏电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