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引领企业开创美好未来
企业文化是企业灵魂和精神支柱,着力打造船舶修理改装和海工装备制造文化品牌,不断增强企业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
第一,大力弘扬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坚持“敢干、敢拼、敢为人先”企业文化体系,倡导“诚信守法、恪守契约”,坚持“传承、包容、担当”文化理念。良好信誉是南通船务/启东海工几十年沉淀的宝贵财富,传承和弘扬契约精神,放大企业信誉能量,全力打造“百年老店”。将契约精神和企业核心价值观植入员工思想观念,转化成行为方式,形成优良习惯。坚守契约精神,重合同、守信用,做好合法合规,诚信经营。合同前期诚意洽谈,合同审批严谨细致,不留“尾巴”;合同履行过程,信守条约,把问题留给自己,把信心留给合作方,打造双赢或多赢局面;同时要完善合同跟踪制度,实时跟踪检查,提高合同履约力。培养诚实守信、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
第二,推进人本文化建设 弘扬集团和重工改革发展中形成“四个一”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关爱职工,众志诚成,共谋发展。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实施“精兵强兵”战略,加强矩阵立体化培训;坚持培育“三观正、善决策、重实效、敢担当”的用人理念,以市场化机制引进高层次技术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的行业领军人物;大力培养骨干力量,经营人员重素质、技术人员重专业、操作岗位重技能,在各领域、各层次培养一批独挡一面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管理、技术人才成长双通道晋升和公开竞聘机制,加大轮岗交流力度,优化人才年龄、专业和知识结构,鼓励干部职工立足岗位、二次创业。要根据关键岗位、重点岗位等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制定合理薪酬分配方案,以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考核原则,推动薪酬方案改革,激发干部员工队伍积极性和能动性,盘活存量,激发增量,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二是尝试推行员工帮助计划(eap)。人才是企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要建立关爱员工、提高员工幸福指数为理念,推行员工帮助计划,引导员工在工作中发展自我、成就自我。
探索建立企业eap。与专业机构合作,探索建立一套符合公司实际的员工关爱福利体系。建立从员工心理健康评估、分析、预警到及时干预的eap工作机制。如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企业内部心理辅导室、员工亲子活动室、员工家庭日活动等。条件成熟时,工会可探索建立员工家庭关爱基金项目,通过家庭纪念日慰问或家属服务站的形式,建设和谐企业、和睦家庭。
引导员工参与eap。建立eap推行计划、方案和目标,加强员工健康宣传和辅导教育工作,辅以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打造团结、友爱、互助的团队文化,倡导员工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同时,公司各级管理人员要及时帮助和解决员工的心理诉求,关心关爱员工进步和成长,促进员工在企业发展路上成就自我。
三是要进一步加快提升班组化建设水平 公司班组化实施近半年时间,从推进效果上看,未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下半年是实现班组化建设预期成果的关键期。以下三点要继续贯彻落实:
1. 各职能线条要全力行动,坚持践行送服务到班组,切实做好班组服务工作。
2. 坚持以班组长为核心,依托班委会加强班组自身能力建设,班组管理和效益好不好关键看班组长,班组经济效益指标是考核班组长是否合格的首要指标。
3. 深化班组分配体系改革,强化班组绩效管理,营造良好激励导向,激活班组活力,将班组各项成本按照内部结算价格进行市场化结算,做到多劳多得、上不封顶、下有保底,形成人人关注成本,事事注重盈利,确保班组自己养活自己。
第三,推进行为文化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集团专项治理教育警示大会精神,落实重工党委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意见,坚决贯彻“一岗双责”要求,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惩防体系融入企业管理,加快构建大监督格局,着力提升廉洁风险防控能力。紧密结合中心任务,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和专项效能监察工作,深化和拓展工作内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第四,推进形象文化建设和推广品牌优势 以集团和重工文化体系为总纲,研究更新《企业文化手册》,制作完成船舶修理改装、模块和海工装备经营宣传片,更新完成模块、海工制造及船舶修改业务宣传册。同时年底前要建成企业历史文化园。设计标准、质量检验标准、施工工艺要在年底前固化并下发执行。
同时,要加大宣传推广,树口碑,树形象,推广启东海工装备制造品牌和南通修理改装品牌优势,在国内外市场上塑造公司的文化品牌,打开并持续扩大公司品牌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要加强推广企业地理区位优势。南通船务滨江邻市,启东海工位于上海1小时经济圈,城市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为公司提供便利;要发挥好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领域,建立联动平台,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凝聚各方力量、共促企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摘自《总经理年中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