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选的绍兴11家有保安的小区9家畅通无阻!有你家小区吗


近日,刚刚住进越城区城南某小区的金先生反映:他假装非该小区业主进行身份登记时,故意将“联系电话”写成了报警电话“110”,结果,保安连看都没看就直接放行。
几天前,家住越城区森海豪庭小区的石女士家中失窃,对此她很疑惑——自己居住的小区明明有“管家”,保安照理24小时巡逻,小偷是如何得逞的?这两件事给所有小区提出了问题:小区门口的安保工作是否滴水不漏?非小区业主是否容易混入小区内?19日晚上约10点半至第二天零点,本报两名记者以暗访形式测试11个小区的安保工作。这些小区分布于越城区东南西北,既有高档和中档小区,也有拆迁安置小区。
测试结果出人意料——被测小区十之八九能够畅通无阻。
随便报出个楼号便给车子放行  
时间:6月19日22:25
小区:盛世名苑一期
过程:该小区北门有一名保安值守,车行通道道闸处于关闭状态。见旁边有人行通道,记者尝试徒步进入小区,结果保安头也没抬,更没有进行任何询问。
记者问保安:“非小区业主可以随便进吗?”保安说,人行通道要到22:30关闭,再说那么多人进出,问不好。
随后记者开车绕到该小区南门,这里也有一名值班保安。鸣喇叭后,保安上前询问。记者佯称找“住在8幢的朋友”。保安随即追问“几号房”。记者回答了一句:“忘记了。”随后,该保安打开了道闸。
  谢绝进车,人可以随便进入  
时间:6月19日22:40
小区:御景华庭
过程:该小区大门保安亭里有1名保安值班,想进入小区需要保安打开拦车杆。鸣了一下汽车喇叭,该保安便手拿登记册上前询问。记者谎称是来找朋友。“里面没地方停车了,你停外面吧。”他说。
记者徒步来到门口时,发现通道并未打开。随后,该保安并未核实来人身份,便放记者进入。
  没有询问便直接放行  
时间:6月19日23:02
小区:鎏庄
过程:该小区为今年新交付的高档小区,岗亭内有1名保安值守。记者中一人步行至人行通道,保安没有上前询问。另一人开车体验。刚好前方有车正在进入,记者开车紧跟其后混进了小区。保安只是略微抬头看了看,没有走出岗亭核实来人身份。
在小区里转了一圈后,再次来到该大门,发现道闸已放下。没等按喇叭,保安就已打开道闸,这次同样没有进行任何询问。
  偏门留着无人看管的通道  
时间:6月19日23:05
小区:西湖新村
过程:这次体验的西湖新村小区位于越城区西郊路北面,正大门处没发现保安人员值守,但有“铁将军”把守。但一绕到该小区西门,记者发现:伸缩门的一侧被往内移,硬生生留出一个可容汽车通行的通道。这里一片漆黑,现场也没有找到监控探头。
  走遍小区不见保安  
时间:6月19日23:14
小区:快阁苑
过程:此时已近深夜,但该小区北门依然有不少车辆进出。记者赶到时,这里的拦车杆是放开的。其他车辆开进后,也未见杆子放下。大门东侧有一个保安亭,亮着灯。岗亭的门是开着的,但里面不见保安。门口装有两个监控探头,处于运行状态。
难道保安去小区内巡逻了?记者在小区里转悠了一圈,但没有遇到一个保安,于是绕到南门。这里灯光昏暗,大门洞开,不见保安人员值守。
  人进车进都没有核实  
时间:6月19日23:34
小区:天丰华府
过程:天丰华府小区原不在体验名单之列。体验小组路过该小区时,意外发现该小区大门人行通道敞开,行人似可随意进出。因此,体验小组决定对该小区进行体验。
先开车体验:鸣两声喇叭后,保安才将道闸打开,但没有上前询问和登记。小区里转一圈,也没发现有保安在巡逻。停好车后,记者大摇大摆地进入小区,畅行无阻。在小区内逛了一圈后,再次来到该大门,并故意放慢脚步,但保安只是看了看,并未起身。
  放行不忘提醒“不要按喇叭”  
时间:6月19日23:38
小区:稽山桂花园
过程:保安亭内坐着一名看上去年龄挺大的保安。道闸是放下的,记者驾车等了一会,不见道闸抬起,于是鸣响了喇叭。保安一边遥控开道闸,一边急切地说:“不要按喇叭,要把人都吵醒了。”
没有任何追问,记者成功进入。在小区内转悠了一圈之后,记者又从正门出来,保安同样未核实记者陌生人身份。
  保安略微抬头便放行  
时间:6月19日23:43
小区:涂山花园
过程:深夜,居民楼里的灯几乎全关了。见到体验的车要从正门进入,保安略微把头抬起,旋即又低下头。很快,道闸被打开。整个过程中保安并未要求来人出示证件或登记。
在小区里逛一圈,同样没有发现巡逻保安。然后,开车从偏门绕出。远远地,保安就已打开道闸。
  无人值守,拦车杆自动抬升  
时间:6月19日23:53
小区:舜江花园
过程:大门处漆黑一片。放下的拦车杆旁,有一个容得下汽车通行的通道。记者特意把车开到拦车杆前,不见保安人影,但杆子却抬升了。
原路返回时,记者依然没有发现值守的保安人员。用车灯照了一下保安亭,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再仔细看了一下四周,还是没看到保安。原来,这拦车杆自带感应系统,只要有车靠近就自动抬升。
  拦车杆升起,保安只顾聊天  
时间:6月20日00:04
小区:森海豪庭
过程:记者先开车来到该小区南大门。这里共有2名保安值守,一人坐岗亭内,一人坐室外。此时刚好有辆出租车从小区开出,拦车杆处于抬升状态。记者开车进入小区时,坐室外那名保安只是看了看,并没有起身询问。
该小区北门有1名值班保安,他同样坐在岗亭外。这里的拦车杆也是抬升的。记者开车从北门绕出时,他没有阻拦。对进小区的陌生人,该保安会不会询问呢?记者调转车头,再次从北门进入小区,很遗憾,同样没有进行任何询问。
再次来到该小区南门,只见拦车杆还处于抬升状态。两名保安只顾着聊天,没有对“可疑”车辆和人员进行询问。实测显示,在深夜,该小区的拦车杆始终是抬升的。
  大门洞开,保安呼呼大睡  
时间:6月20日00:07
小区:天池苑北区
过程:该小区是此次实测的最后一站,现场所见让人很是惊讶。
记者先来到该小区南门,发现铁门已上锁。转而来到该小区西面,只见西大门敞开着,车辆人员可以随意进出。保安室拉上了窗帘,熄了灯。记者用手电筒照了下窗户,看到一男子正躺在两张椅子上呼呼大睡。
测试总评  
1.小区安保漏洞百出:11个被体验小区中,仅有两个小区的夜班保安主动询问,如果被不法分子蹲点观察,漏洞很容易被发现。
2.从11个小区全被成功“突破”的结果看,物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安保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3.11个小区中,记者在9个小区的入口发现有监控系统,可见运用科技手段保卫小区已是普遍做法,但同时“多问多核实”也要及时跟上。
安保建议 
1.为了小区业主人身和财产安全,社区、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应进一步重视安保工作,查漏补缺。
2.未安装门禁系统的小区,应尽快予以完善,通过系统身份识别,提高对出入小区人员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防止不法分子混入。
3.已安装门禁系统的小区,应正确启用系统,避免出现设而不用、形同虚设的情况,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4.小区物业公司安保人员应提高警惕性和责任意识,在岗期间关注出入小区人员情况,注意可疑人员,做好登记工作,并加强小区内部巡逻,做到不留死角。
5.广大业主要积极配合小区安保工作,正确使用各类安保系统,确保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的正常运作,保障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记着真搞笑,小区有必要这样搞吗

呵呵,保安太认真又有人说小区的主人是业主还是物业公司。

实在没有素材了,又不能讲真话,报道实质性民生问题

操作中是有难度的,即使询问,让人登记,就一定能杜绝么,如果要做到,保安还要跟相关的业主电话联系。

小编你他妈半夜不睡觉,是去捡醉虾吗?

我住在农村

2016年 2月21日,中央公布了一份重磅文件,不仅“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还要求“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

前不久,,国家好像出台把小区开放式,,缓解道路堵塞情况,,更何况,,就两小保安能把小偷给拦了,,要公安干嘛!!!

吃的真空

确实吃得空

应该报道新房炒作

傻逼记者,对抗中央,开放社区可是中央明确要求的

小区保安已撤防,他们表示牵扯到治安刑事案的事情得要警察叔叔弄,搞不好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

要像他们说的跟监狱有什么区别

确实来往人车都登记确认也不现实,会有诸多不便

没啥必要的,除非特别高端的人物居住的,可能有必要。

早上出去接送一下小孩回来登记。中午出去吃个饭,回来登记,晚上出去买个菜,回来登记。。。。。。

看来门卫都差不多,2元3元这么高的物业费真的是白交了,只不过多养了一些管理人员

小编精力冲沛,明晚去机关保安哪里转转

建议偷盗事件也需要物业公司按比例赔偿或者或者减免物业费。和经济挂钩了物业才会认真对待。否则他们才懒得管你们。

众口难调,管的严了、业主说你当我劳改犯啊,管的松了,丢了东西又说怎么谁都放进来

没事找事在干,有本事报道其他事情去

应该谢谢楼主,让大家通过对比,看到一个事实: 缴过高的物业费根本没有必要

盼楼主再帮我们暗访一下各物业公司的另两个服务: 保洁和绿化,看看1元物业费与3元物业费有多大区别

你查的都是三级资质的物业在管的项目,安置房类的,不会管得那么严的,

我有几个问题,不知道记者能全部回答?就是登记了又如何?每个人都随身带上身份证房产证?一本房产证能进去几个人?一家三口一本房产证不同时回到小区是否要等人齐了才能进?只有身份证没带房产证能不能进?房产证还没有办下来能不能进?租房子能不能进?外面来人如何办?老人要看小孩子如何操作?朋友来了如何证明是朋友?朋友进去了做了坏事又如何识别是谁家做的?来送外卖的进还是不进?纪委来暗访能不能进,如何证明他是纪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