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三个特点:分布式、匿名、公开。自媒体的出现确实让怀才不遇很大程度消失,但是一些失真报道只为吸引眼球而不顾事实真相,这样的能称之为媒体么?
在我国,自媒体指的是独立运营的社交媒体账户 - 在微信,微博和其他较小的平台上 - 通常由个人用户运营。至少,这就是一开始的情况。被归类为“自媒体”的内容已经扩大,几乎所有主要新闻媒体,从人民日报到环球时报,都会通过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制作“自媒体”内容。与此同时,个人用户拥有的数十万个自媒体账户会产生他们自己的新闻,使他们与更可靠的新闻机构竞争。根据微信创建者腾讯发布的2017年微信统计报告,现有350万个自媒体微信账号。
虽然没有官方估计专注于国际新闻的自媒体账户数量,但这个数字可能会达到数百个。在新浪环球的自媒体平台“环球日报”上,共有355个涉及国际事务的自传媒体报道。在阿里巴巴的自媒体平台uc上,收看国际新闻频道的收视率为100亿。与此同时,在微博上,700个账户将自己标榜为致力于国际新闻。如此规模如果都上链都做一个永远不消失的记录,那么一些屡次作恶的自媒体这个节点应该受到处罚。
“虽然我们报道新闻,但我们不是新闻媒体,”北京留学生日报的创始人林国宇说道,这是百万海外华人学生中最受欢迎的自助媒体报道之一。“大学日报”的微信帖子涵盖了外国新闻报道的翻译,对中国留学生的原创访谈,以及操作指南(例如,支付学费等)。过去一年里,其中最受关注的故事之一是马里兰大学的一名中国学生,据说他在毕业演讲中 “诋毁中国”, 赞扬美国“ 言论自由的新鲜空气”引起了轰动。一些读者指责作家有明确的意识形态立场,反对中国学生。
“与传统新闻媒体不同,我们必须有意见,尽管我们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大学日报的记者认为,他写了这篇有争议的文章。“如果我们像传统新闻媒体一样无私,中立,为什么用户会阅读我们的故事呢?”
一个不那么严谨的编辑过程
当被问及错误信息是否支配自媒体时林国宇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回答:“这是肯定的,因为现在,一个人就可以产生新闻。”他将错误信息的广泛分布归因于自我媒体。缺乏严谨的编辑过程。“在传统报纸中,多个代理商确保不包含任何事实错误。一篇文章需要通过记者,编辑和主编来发表。““耸人听闻的头衔和刻板印象总能吸引更高的收视率,可以转化为广告收入“。
但在传统新闻媒体中,事实核查是报告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记者和编辑必须遵守严格的新闻制作标准,”南方周末前记者柯成方他解释说,虽然成立媒体可能不会引用不那么可靠的新闻机构,但自媒体对于引用互联网用户作为新闻来源并不感到沮丧。北京新闻的前编辑费白飞在该网点工作了10年,他认为媒体之间的内部竞争也起着监督作用。
区块链+自媒体之后的自媒体都要用token结算,智能合约来使这个行业更加规范,而不能约束和控制内容.最终,这是关于媒体素养的直到人们感到被谣言和耸人听闻的故事自然排斥的那一天,我们需要平台来干预并惩罚传播错误信息的自我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