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每年春节前就是企业工厂员工辞职的高峰期。面对员工的辞职返乡,不少企业也有各种对策,比如发奖金、给红包、许诺言等等,但是效果十分有限。然而过了春节后,外来务工人返回城市又形成了求职高峰期,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企业招工应该也挺容易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不少制造业企业面临着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
最近笔者一位在开劳务派遣公司的朋友聊天就了解到,现在有些企业把每月综合收入开到5000~7000元,就是希望能够吸引一些25~35岁的青、壮年人员进入到企业,可是应聘的人却寥寥无几。笔者一开始觉得,这个工资按理来说应该是很多人会打破头的。可是当笔者与一些求职者交流过后,才发现原来可能事实并非是我们想的那样。
以下是部分网友的观点,请大家感受一下是否有道理:
1.小张,男,高中学历,26岁。我不喜欢工厂里面那种工作氛围,整天站在机器边上,每天做着重复的动作,整个人感觉就和机器人一样。回到宿舍里面和室友要么没有话,要么见不到面,感觉很压抑,在这样的企业上班,我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2.小刘,女,高中学历,27岁。别看那些招聘广告里面说的工资有5000多,其实里面还有五险没扣掉。我以前就在一个电子厂上班,如果每天上8个小时倒班、一周休息2天,最后到手工资才2000左右。要是想拿5000块钱以上,起码每天要上班10个小时以上,一个月可能连一个休息都没有才能有这么高的工资。
3.小高,男,本科学历,25岁。我在一个制造业企业工作了2年,都是做设备操作,不过都是要十二小时两班倒的,到现在上夜班这么久了最明显的问题就是,脾气很不好,眼睛通红,脸色发黄发暗,精神很不好,白天打瞌睡,还有胃病和脂肪肝,晚上不能睡觉休息,白天又要强迫自己睡觉,基本上生活作息全乱了,现在看来都像35岁。
4.老徐,男,35岁。我这个年龄不大也不小,现在还能出去和年轻人抢饭碗,等过几年,大部分企业都不会要我这样的了。其实说实话,出来上班就没指望开心,无非就是赚钱养家糊口。不过有的时候老板做的实在是太气人,嘴上答应的好好的,但是最后都是翻脸不认人。上班不是这个扣钱、就是那个罚款。他都恨不得你上班12个小时连吃饭、上厕所都在干事。
5.老赵,男,37岁。以前我在建筑工地上干,有的时候能拿到10000多一个月。那个时候是年轻,身体好,能抗、能干、也能吃。但是现在明显感觉到身体衰退的非常厉害。现在再让我去,干以前的事,我是连1个小时都扛不住了。现在我是后悔了,当初拿身体去还钱,现在却要拿钱来换命。
6.小穆,男,24岁。我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是农村的,身体不太好。如果出去打工了,的确能赚到不少钱,但是没有办法照顾两个老人,还不如就在县城找个2000多块的工作,再打打零工,虽然钱少,但是能照顾的了老人,等结婚了,再考虑出来打工,这样两个老人也有人照顾。
其实在笔者看来,现在不少企业、工厂面临用工荒的确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在老板们在说员工不好招、用工成本大的时候,为什么不想想,为什么自己的公司留不住员工呢?如果公司把员工的个人情感照顾到了,员工还会不把企业当成家吗?说白了还是老板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只把员工当成了利用工具。不把员工当人看,开再高工资都没用,想留住人更是做梦!大家觉得笔者这样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