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主义并没有减少,而是消除了对“事物”的痴迷
错误的极简主义思维和消费主义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大多数人想开始极简主义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消费主义的陷阱:购买行为本身只能带来一种象征性的体验,而不能使人们真正成为优秀的商品广告人;与他人相比毫无意义,只会耗尽你的财力,堵塞建立良好自我认同的渠道,留下无尽的空不足来弥补。
因此,为了逃避,一些人开始标榜一种“极简主义”,一年内挑战6套衣服和100件物品。
这是极简主义吗?不,这只是主动让自己回到赤贫状态。是的,过分夸大金钱的作用确实会带来很多问题,但是金钱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很多美好的事情。
例如,如果你“购买”你的自由,你显然可以花钱和节省大量的精力,但现在你主动过你的生活太辛苦,你必须处处小心,这是非常不同的。
同样,花时间清理个人物品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策略。从服装、电子产品、日用品、饮食等方面。,一个接一个,我们扔掉它,摧毁它,然后买一些所谓的极简主义的东西——就像完成驱魔仪式一样,我们似乎又回到了极简主义。
这些行为没有错,但重要的是你是否真的在这个过程中逃离了消费主义(注意这是消费主义,而不是消费主义本身)。
极简主义的核心问题不是扔东西。我们认为买买是一种消费冲动,但扔掉这些东西只是一种形式。它不能帮助你摆脱思维陷阱。你可以“毁灭死者”,但你的“罪”是洗不掉的。
很多人都在罗列自己的物品,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回忆自己的“东西”,反复检查,一个一个地清理这些东西的名称、品牌甚至型号,但他们的眼睛里仍然闪烁着光芒。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像一个连环杀手在清理他自己的犯罪工具。扔各种刀、枪和绳子是没有用的。当冲动出现时,仍然很难改变它的本性,不应该做的事情仍然在做;幸运的是,与连环杀手相比,那些陷入消费主义的人更有希望逃脱。
试图通过减少自己的物品来实现所谓的极简主义与消费主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消费主义的症结是什么?它混淆了符号和身份。昂贵的服装和出入各种高级场所是财富、品味和舒适的象征。然而,依靠信用卡和贷款来模仿这些行为并用这些符号给自己加冕并不能让你真正成为这样的人;你寻求的那种身份是不能通过消费来实现的。
仅仅通过努力“减少你所拥有的物品”,它的想法和消费主义是一样的。你是否通过象征性和仪式化的行为完成了向极简主义的“转变”?这和拿着一包知名奢侈品牌并吹嘘自己的品味有什么不同?
与其说这是消费主义的遗产,不如说这种象征性思维是许多人需要克服的陷阱:少思考,多行动,不要总是想着走捷径来完成自己的改变。
因此,无论是真正摆脱消费主义还是真正的极简主义(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这是同一个问题),都不是去思考买还是不买,扔还是不扔,也不是去思考我需要什么或需要什么;但是从心理的底层,消除对一个事物、一个物体和一个符号的幻觉和痴迷。
你扔不扔都没关系。你想扔就扔,不想扔就留着。你不必花太多时间分析它。你不必像一些畅销书中提倡的那样把所有东英雄无敌之穷途末路最新章节西都打包,然后在你使用的时候打开它。看看几天内没有打包好的东西,然后扔掉,等等。各种所谓的极简主义方法...因为这些行为会消耗很多能量,这也是你对事物痴迷的表现,没有办法帮助你真正解决问题。
重要的是,即使这个东西在这里,它也不会干扰你的思维。你不会认为我有多余的东西。我不能放开心中的疙瘩。只有当我把它扔掉的时候,我才能感觉到我是极简主义者,我感觉到我不受事物的束缚。
要真正不受它的束缚,即使它就在眼前,它也不会受到影响,以免造成可能的不必最好看的灵异小说要的浪费,并走到把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扔在家里的极端情况。
当你真正培养这种思维时,你在各方面的“心理能力”都会大大提高,如果你不喜欢,你可以把东西扔掉,但是很多人和事是不能“扔掉”的,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不恨,不逃避,不鄙视,才是真正的安心。
同样,如果你买了一样东西,只要它不是过度浪费,并且你知道你可能需要它,你就可以买它。它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或意想不到的麻烦,但这并不重要,因为你知道这只是一件事,你不应该为花了很多天的钱而感到难过。
用同样的思路,看看那些因为追求所谓的极简主义而与家人对抗的极简主义者。我们也可以提醒他们,当你花很多时间和家人争论扔东西是浪费还是所谓的极简主义时,你仍然是极简主义者。最初为了心灵的自由,我最终陷入了这种消极情绪。此时,避免对抗,放弃劝说,做你应该做的,必要时妥协,这是真正的极简主义精神吗?
要实践极简主义的精神,最好的方法是慢慢来。在使用这些东西的时候,你应该思考你是否需要它们。适当的时候,把它们扔掉。你不可能一直摆脱它们,也不要一直试图消化它们并把它们放在你的心里。
极简主义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目的,它是一个过程,一个如何灵活处理所有不可避免地干扰你思维的事情的过程。
思想的最高境界:没有什么,哪里会产生尘埃
从学习极简主义中,我们可以得到另一个启示,那就是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一切,无论是事物还是思想,我们都应该认识到“虚无”的本质。
在阅读我自己文章的评论时,我经常会遇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读者。出于各种原因,他们总是对我的文章有一些误解,认为这是奇怪的谈话或给我贴上极端价值观的标签。
当这种事情发生得更频繁时,我就想在文章的结尾加上各种注释,希望能“证明我的清白”,或者说服他们使用一点友好的语言。
但我终究没有这样做,因为我不想受少数这样的人的影响。此外,“被评论”是创作者无法逃避的命运,所以我会给人恶评甚至恶评,我不会因为一两个字而改变我的态度。
更深层次的考虑是作者不想受到影响。在我们的印象中,所谓被感染就是被不好的事情所感染,并且已经被认识并深深地沉浸其中;然而,作者对被影响的定义略有不同,只要他把精力和思想花在坏事上,他就会被影响。
这也是极简主义精神的进一步体现。有必要在思维上做到最低限度,消除对想法的痴迷,不要对大脑中的一些想法做出反应。
弘仁大师把禅宗的衣钵传给了慧能,慧能写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却没有写“勤擦不积尘”。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空。对我们凡人来说,最好是专注于我们渴望关心和享受的事情。
学习简约主义和消除对事物的痴迷只是第一步。如果你能放下对一切的痴迷,你可能会真正开悟。
文章来源:www.atol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