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物流业转型与创新要向更加高级的形态进化,向分工更加复杂化、结构更加合理化前行,因此,物流向供应链转型是促进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分别从物流企业向供应链转型的必要性以及转型的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物流推动供应链发展,供应链是物流的外延
供应链究竟是什么?
供应链是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产物,而物流服务是供应链模式中产品流和服物流的主要载体。总而言之,供应链是物流企业沿着价值链进行毗邻扩张的有效外延和首要选择,是引导物流企业脱离红海驶向蓝海的航标灯。
①扭转企业经营下滑局面,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
向供应链转型是物流企业应对现有的市场竞争和未来功能的综合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现在的局面大体是这样的,物流企业经营不景气,大型国企连年亏损,中小企业经营举步维艰;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下降缓慢。
②塑造新的核心竞争力,扩张发展的新外延。
物流转型供应链,既有利于增加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又可以从根本上重新界定核心业务,提供自我增长的机会。
③降低流通成本,增强综合竞争力。
据美国物流咨询公司研究,一个企业如果借助第三方物流规模效应可节省成本5%,如果从第三方物流延伸至整个供应链,可节省10%-20%的成本。
④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科技的成熟应用,为物流企业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模式、o2o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兴起,为供应链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物流向供应链转型,是物流的结构形态、运作模型和从业人员的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过程。
转型的6大方法
(1)明确企业总体定位,提出未来发展的价值主张
供应链本质是链接一切,降低系统成本,实现快速交付。
供应链企业的类型可分为专业服务型、项目型、渠道型、集成型、平台型、生态型等,从所服务供应链环节可分为生产型、流通消费型、终端零售型和全程供应链服务型等。企业可以基于已有的资源以及新增能力,确定转型后的价值定位。
(2)构建良好的产业内外系统,实现流程一体化
物流是衔接供应、生产和需求的中间纽带,具备开展供应链业务的先天优势。物流向供应链转型可从横向、纵向和空间三个维度进行拓展。
纵向方向拓展:前向可以提供采购执行、生产执行、研发等服务,后向可以提供销售、分销执行、市场营销等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
横向拓展:挖掘潜在资产的价值,提供供应链金融、信用评价、风险评估、跨境电商、商品溯源等服务,通过减少环节、节点优化,进行集成化运营,实现物流与资金流、商流、信息流、人流的有机融合。
空间上:结合既有物流网络的分布,开展供应链服务,伴随“一路一带”战略落地实施,要勇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打造全球价值链、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产业链。
转型的过程,就是打造形成一个跨界整合、平台共享、共融共生的o2o供应链商业生态圈。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增值、增量、增利、增效。
(3)优化资源配置,重塑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物流与供应链运作需要两种截然不同的资源和能力。
物流服务:重在资产运用和人员操作。
供应链资源:更侧重于知识资本,关键在于系统地规划、设计,在运营过程中的协同、集成、综合匹配能力的打造。
利用技术
供应链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人的能力和信息系统。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科技等领先技术,契合供应链行业特点,研发满足各类需求的信息系统,实现全程移动互联化,促进业务高效运作。
人才培养
调整团队结构,加大金融、大数据、投资、风控、法律等供应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吸引,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倡导知识和资本的合伙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来推动一个企业的转型。
(4)倡导和合文化,进化形成推动供应链发展的内在基因
供应链是一种全新的产业组织理念和组织模式,它不是从技术角度实现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效益,而是从精细组织生产和流通角度,减少企业在其中产生的各种额外费用和资金积压,实现链条企业系统整体的资源使用效率提升。
良好的供应链生态环境是每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需要每个个体分享,又靠所有个体共建。
这就要求企业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拿出自己的长板业务,和而不同,和合共生,诚信经营,携手构建供应链生态的命运共同体。
(5)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供应链运行机制
物流企业转型的关键在于建立起供应链内部运行的新机制,实现业务运作的共同化。
企业管理靠制度,平台运行讲机制。建立健全供应链的设立机制、协调机制、仲裁机制、利润分配机制、激励约束机制、退出机制,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关系,形成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
供应链平台服务商或供应链生态公司,做好自身顶层设计,构建区域、功能性的事业部集群,推动物流与金融、信息、交易、人才、投资、大数据等业务融合发展。
以共享、共生、共同进步的理念,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采取项目整合、业务联合、资本结合、文化融合、化合反应的策略,吸引合作伙伴,分享价值,创建供应链生态系统。
(6)重装系统,促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融合
无论是物流还是供应链服务,都是服务于具体商品和产业。小品类孕育大市场,转型首先要进行品类定位、产业选择,从既有物流出发,拉长产业链,一业深化,做大、做精、做强,在此基础之上,不断的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
汇聚多样化组织,构建能力互补的价值网络,以物流、金融和信息服务业为基础,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渠道资源,形成覆盖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的四流合一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从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高度进行全局设计,重装系统,重构体系,重整重生。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为用户和成员企业提供即插即用的供应链单元化服务,实现全链条上的关键优势资源协同发展,形成生态强大生命力,从而创造一种动态平衡的商业发展生态,让所有参与者共享生态圈机会与成果,实现最经济、最大限度的成长。
“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